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哈尔滨市动力区“亲民工程”帮扶困难群众侧记
2003-03-04 09:40: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3月4日电题:哈尔滨市动力区“亲民工程”帮扶困难群众侧记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从去年11月份,这首演绎人间真情的歌曲,唱遍了哈尔滨市动力区的每一个角落,感动着每一位居民。

    “亲民”对子结两千

    去年11月初,动力区委、区政府从区情出发,决定面向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困难群体,在全区启动“亲民工程”,并将其列入政府长期坚持的重点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亲民工程”系列活动在动力区启动后,再就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残疾人救助、孤困儿童救助和优抚对象帮扶5个平台迅速建成。

    动力区城建局的许桂军局长了解到区内失去双亲的15岁孤儿曹健家中一贫如洗,生活非常困难,便主动与其结成“亲民”帮扶对子,鼓励他好好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尽管找许阿姨。”春节前夕,许桂军给曹健送去了“压岁钱”,久违了的笑容又重新挂在了曹健的脸上。文政街道办事处组织东北林业大学、省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党、团员成立20个“火炬小组”,在社区内深入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群帮一”结对子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区共结“亲民”对子2000对,其中区级领导21对,社区委主任215对。

    200余万救助金雪中送炭

    2002年12月,动力区召开了“亲民工程”推进大会后,在全区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以“走访慰问为主、结对帮扶为辅、开放助民便民活动场所为补充”的系列活动。各级部门采取各种方式,把236万元救助资金、25吨粮食、500公斤冻饺子、10吨燃煤、3卡车御寒衣被等陆续送到全区1400多户特困居民家中。家住文治街的崔振杰从小腿部残疾,终日在轮椅上,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亲民工程”开展后,黑天鹅家电商场为他家送去了慰问品,帮助改善生活。今年70岁的孤老栾秀英说,“亲民工程”真是办到我们老百姓心眼儿里去了,让我们感到党的温暖,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千余岗位送给下岗人

    动力文政地区的下岗职工郭凤莉,家里生活困难,下岗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亲民工程”开展后,办事处与和平电信局联系,今年1月17日为其找到了理想的岗位。郭凤莉现在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家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亲民工程”开展以来,动力区已经为下岗职工送去工作岗位1000余个。

    为帮助朝阳镇先锋村刘银九、宋荣学等10户农民发展养殖业,区政府采取“区里贴息,村里担保”的方式,一次性解决贷款60万元,使135头鲁西黄牛和220只波尔山羊落户先锋村,乐得农民一个劲儿地说:“政府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亲民工程”实施以来,该区还向贫困人群发放了1万多张“连心求助卡”,公布了有关职能部门求助专线电话。一幕幕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在动力区上演着,正像动力区委书记才殿国所说的那样:“亲民工程”就是要让百姓得实惠、政府树形象、干部受教育,进而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