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鸡西人大代表乔洪涛提醒煤矿人才在大量流失
2005-03-18 07:11:33 来源: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李丽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8日电 “鸡西矿务局城子河煤矿在2002年的特大矿难后,派去一个非常优秀的矿长,因为待遇太低,被山东鲁能挖走了。在本地这个矿长每年工资不到2万,这还得是在完成各种指标不被扣除的情况下,但鲁能给他的待遇是年薪50万,外加北京市户口、130平方米的房子、配车、配手机。条件实在太吸引人了。”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黑龙江四大煤城之一的鸡西市人大代表乔洪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说,目前有许多煤矿的熟练矿工和专业干部在大量流失,有时一走就是几十人。当前,煤炭行业员工队伍素质低是造成矿难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煤矿相依了36年的乔洪涛代表,从采煤工做起,先后做过掘进工、机电、通风、组长、班长、队长、井长、局长,现为鸡西市委常委,煤矿的每一个岗位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观察矿难的视角应该源于最真实的实践。

  乔洪涛说,目前采煤工作不仅脏、险、累、差,而且前两年还一直处于困难的低谷,许多熟练矿工和有煤矿管理经验的专业干部为了生存都被高薪聘走了,流失的专业煤矿管理干部待遇都是呈几十倍的增长,而熟练矿工的待遇也是从几百到几千的最低十倍的跨越。

  因为熟练技术矿工流失严重,现在矿上的一线采掘工人都是临时招聘的自由流动人员,其中以农村人居多,普遍知识层次低,很多时候来不及培训,这些新矿工对煤矿安全规程、作业流程还没有掌握就下井了,违章作业因此在所难免。

  实际上,煤矿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人的安全意识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凡发生煤矿事故,绝大多数为责任事故,与人的行为有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鸡西矿务局在矿难后,全体干部职工都认识到,虽然暂时没资金买安全装备,那就在解决人的安全行为方面下功夫。安全培训是投入最少、见效最快、服务时间最长的一种有意义的投入。因此鸡西矿务局狠抓了人员培训工作。培训带来了明显回报,目前,该局已经两年多没再发生3人以上事故,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乔洪涛最后强调说,今年国家准备投入30个亿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改造,但是煤矿人才的流失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