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高考报志愿不该全由大人作主
2005-06-14 09:53:5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14日电 “大帮哄”是考生填报志愿之大忌,哈尔滨第三中学校长孔玉范根据多年经验总结道。“一般来说,考生和家长都有一种从众的心理,别人报考什么院校,自己就跟着报考,结果造成聚堆,常常会有一些偶然状况发生。”2003年,就有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因出于把握考虑,一表的重点院校选择了排名略微靠后的院校,相当比例的考生跟风,也填报了此类学校。结果当年复旦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0分,而中国矿业大学分数线却超过了520分,好多学生因此错失良机。

  据了解,在填报志愿中,绝大部分考生并不了解各院校及专业的相关信息,对自己的未来又缺乏设计,填报志愿时非常盲目,跟着别人报。师大附中就有过优秀的学生因为别人都选择某专业,自己也跟着选择,结果去复旦学习半年就退学重考的事例。

  冷热都是暂时的

  关于报考冷、热门专业的问题,始终令考生和家长受到困扰。事实上,“冷、热都不会是长久的,所谓‘各领风骚’不过几年而已。”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长邵曙光举例,以前火得不得了的计算机、金融、法律、外贸专业,现在已经逐渐冷却。以其中比较明显的法律专业来说,前几年公安战线要求提高队伍素质,广招大学毕业生,同时,黑大成立法律系,省内其他高校在此背景下也闻风而动,一时间,法律专业大热,报考者众,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然而,仅几年工夫,市场饱和;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学校在师资力量还很欠缺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该专业,造成毕业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诸多因素,使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近一二年持续走低。

  考生始终是主角

  填报志愿过程中,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老师指导,家长包办,考生这一主角反而退到了从属地位。对此,曾经培养出理科状元班的哈师大附中宫东亮老师谈到,考生的意愿最重要,即使老师和家长有着丰富的教学及人生经验,但并不能就此取代考生,本人的意见始终应是第一位的。

  据介绍,我省每年都有学生因专业填报不当而退学重考的事情发生。专家指出,兴趣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及能力水平的提升影响重大。

  国家政策要研究

  “报考院校和专业,并不能图虚荣一味将目光聚焦在‘热’上面,还要兼顾考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国家的政策调整。”今年,我省为配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18所高校增加79个本科专业。邵曙光认为,考生可以拿出部分精力对此好好研究一下,“有些专业在若干年后的就业需求情况还是可以预测的。”“就像黑大新兴的机械制造专业,前些年其它高校中的同类专业普遍不被看好,但目前因为符合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产业调整,大势所趋,应该会很有发展前景。这些专业考生都可以适当考虑。”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