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联战斗遗址老钱柜纪念碑 |
东北网哈尔滨7月6日电在伊春市上甘岭区,广为流传着一个“李兆麟智取老钱柜”的故事。6月19日,“胜利之旅”报道组来到故事的发生地———伊春市上甘岭区平川村。
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一座为纪念“老钱柜战斗”而立的白色纪念碑笔直地伸向天空。纪念碑下,报道组成员聆听了一段以弱胜强的精彩故事:“老钱柜”是伐木场把头为工人开支放粮的地方,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汤旺河中游。1935年10月,日寇在此建立了伪汤原山林警察大队,将100多人编成3个中队,分别驻守岔巴气(金山屯)、老钱柜和汤原队部。这支武装是抗联建立后方根据地的一大障碍。1936年2月,赵尚志将军在行军途中写信给当时任三、六军联合办事处主任的李兆麟,要他想尽一切办法,拔掉这根“硬钉子”。经过彻夜思考,李兆麟集中大家意见,制定了“奔袭智取”的作战方案。
1936年3月19日下午,李兆麟率队80余人,从浩良河东山出发,行军三昼夜,乘敌人熟睡之机,奇袭岔巴气,又连夜智取老钱柜,之后一举端掉了森山指挥官官邸。这一仗击毙了7名日军,俘虏100多伪军,缴获长短枪械100多支、轻机枪1挺、子弹上万发,电台一部,还有大量的米面等物资。
老钱柜的胜利,使汤旺河沟里完全置于我军的控制下,并很快形成了后方根据地。
69年过去了,重提这段历史,当地人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上甘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肖国文说:“每次经过这里,我都禁不住仰视纪念碑,深深地敬佩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
遗憾的是,这场著名战斗的见证人都已经不在了。上甘岭区档案局局长徐亚珍介绍说,2002年,上甘岭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马骏曾挨家挨户地寻访当年的亲历者、知情人和遗属,但一个人都没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