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王德琴:情系乡土育桃李 记绥化绥棱县长山乡三吉台中学教师
2005-09-13 14:00:26 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作者:张金凤 赵淑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3日 地处大青山脚下的绥棱县长山乡三吉台中学,远离县城,虽然当地人称这里为“幸福之地”,但很少有人愿意到这教书。

  1986年,毕业于海伦师范的王德琴到这教语文,她扎根这里,将爱洒向这片土地。

  多年来,她从没因病、因私事缺过学生们一节课。中午吃饭时,她也把一些学生带到身边,为他们辅导功课。杨亮、唐峰学习成绩不佳,王德琴就把他俩带到办公室,由她陪着来背题。3个中午、3个晚自习,陪着他俩背完了8篇文言文、25首诗歌。杨亮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了农村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对后进生,领会慢的学生,她会采取重复法,3天一反复,5天一考试,给他们吃“小灶”。今年,班上王雨雷、范思龙考上了牡丹江职业技术学校。

  作为班主任,王德琴有句口头禅:让学生成才,更要让他们拥有健康心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彭某因父母过分溺爱,逐渐养成任性的性格,父母曾把他送到了外地封闭学校就读,学校劝退。换了几所学校,孩子依旧。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们把孩子转到王德琴教的班级。头几天,还算“本分”,几天后,他开始去游戏厅了。王德琴把他找回来,警告,没用,第二天依旧。王德琴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改变他。从此,王德琴上完了课,便10多分钟巡视一遍。由于看得紧,他没了逃课的机会,便在寝室里“装病”,王德琴拉着他去看病,他不去,王德琴就把他接到家里,给他讲打游戏的利与弊,讲怎样与同学相处,讲父母赚钱的不易,讲贫困孩子对学校的渴望……一个学期的工夫,彭某变了,变得爱学习了。他在作文《风中妈妈的白发》中写道:“妈妈送来了鞋,但车子已出发了,妈妈跟着车子跑了几百米,那一刹那,在风中我看见了妈妈的白发……”今年彭某考上了高中。

  王德琴经常给贫困孩子以资助,她常私下替他们交费,为他们买本、笔等,雨天、雪天,常把家远的孩子拉到她家住……

  王德琴,一名普通的山村教师,将青春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山里娃。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