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大庆部分大学生恶意拖欠学费 讲究“吃穿赌”学费变“玩费”
2005-10-26 06:11:0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鹏程 周术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6日电 10月18日,大庆市某高校各宿舍的大门上,都贴出了一份收缴学费的通知。通知要求,欠缴学费的学生,必须在11月15日之前,将欠缴的学费足额存入银行卡。欠费学生允许参加本学期期末考试,但在11月15日前没有缴齐学费的学生,校方不予记载本次考试成绩,更不允许参加下学期考试。

  按照通知上显示的数字,该校本部欠缴学费的学生,竟然达到8000余人,占该校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前,记者已对大庆市另外两所高校进行了同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发现,一所学校有700万元的学费没收上来,另一所学校,也有1047万元学费没进学校腰包。

  粗略估算,目前,这3所高校拖欠学费的学生有万名左右,保守计算,所拖欠的学费数额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同时,记者也了解到,这3所高校,都对家庭生活确实困难、难以承担学费的学生采取了必要帮扶措施。

  让人不解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兜里揣着从家里拿的学费,就是不往学校交。或挥霍一空,或挪作他用。而且,这样的恶意拖欠者,还不是个别现象。

  用学费买“讲究”

  小森是大庆市某高校大四学生,在同学中向来以“讲究”著称。最近一段时间,小森特别烦躁。原因很简单,马上就要毕业了,可他还欠学校1万多元的学费,而这钱,家里早就给了他。大二那年,小森没有把家里给他的1万元用来交学费的钱交到学校,却统统都“捐”给了饭店、酒吧、网吧。那时的小森,出手阔绰,为人豪气,和同学一起出去吃饭、上网、泡酒吧,最后买单的一定是他。几个月下来,1万元用来交学费的钱,买了一个“讲究”的名声。“讲究”的小森,不想拖欠学费。于是,他向同学借钱,把挪用的大二学费给堵上了。“讲究”的小森,也不想欠同学的钱。于是,大三上学期时,家里给他的学费,又让他“挪用”,还了同学的债。

  拿学费当赌注

  洋洋是大庆市某大学大四的学生,上大二那年,他迷上了打台球。按理说,打一杆台球,也就花一元两元的,即使天天打,也没多大费用。可洋洋打台球是赌博。用他们的“术语”,叫“挂杆”。开始“挂杆”的“彩头”不大,最多也就50元。赌徒的本性,输了就红眼,洋洋也一样。很快,“挂一杆”的“彩头”就由10元、50元,涨到了几百元。

  父母给的生活费被“挂”光了,他就把眼睛盯在了那还没交到学校的1万多元学费上。学费也被“挂”没了,他便向同学借钱,他不相信自己赢不了。“挂”到大四时,他“挂”不动了。不仅欠了学校1万多元的学费,还欠了同学好几千元的债。

  把学费当资本

  2002级学电子的阿永,可不像小森和洋洋那样,拿着学费吃、喝、赌。阿永认为,只有“傻冒”才那样糟蹋钱。阿永的“心眼儿”多,上大二时,他就拿家里给他的学费当“本钱”,在学校附近开了家小书店,经营图书、音像制品。后来,又收购旧电脑,修好后出租给同学。当然,这些都是瞒着父母做的。交不上学费没关系,学可以照样上,要是让父母知道他“挪用”了学费,他就得挨“修理”。好在,阿永经营有道,赚了点小钱。到了大四时,把拖欠的学费补交到了学校。

  其他原因

  读大四的小林,他正常上课,正常参加各科考试,而且,学习成绩还不错。只是,该交给学校的学费,一直“猫”在他的银行卡里。小林的想法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他曾私下里跟几个要好的“哥们儿”透露:毕业前,能签下工作单位,学费我就交,如果签不下来,就不交。

  一些被采访的学生承认:奢侈消费,也是导致学生恶意拖欠学费的原因之一。

  一些学生使用的手机,款式都是最新的。一位学生向记者透露,他自己3年就换了4部手机。

  有的学生,常年在网吧“包”机器玩网络游戏。有时,自己有课来不了,那台电脑也绝不能让别人动,就在那儿“挂”着。一年下来,至少要几千元。

  还有的学生谈恋爱。今天给恋人买部手机,明天给买身衣服。相隔两地的,隔段时间还要千里迢迢地来次“鹊桥会”。

  父母每月给的生活费,远远不够这些奢侈消费,有的学生就打起学费的主意。

  到底谁之过

  采访中,记者发现,恶意拖欠学费的,都是大二以上年级的“老生”。

  一位同学道出原委:新生刚入学,基本都由家长陪同,大学一年级的学费也基本上由家长直接交给学校了。以后的学费才由学生自己缴纳。学生有了自己交学费的权力,才有了“挪用”的机会。

  记者曾问过某高校的几名大学生:只要学校与家长一沟通,因“挪用”而拖欠学费的事儿不就“露馅儿”了吗?几名学生表示,他们最怕的就是学校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这事。好在学校催得不紧,也不给家里发需要家长签字的催缴学费通知。对家里,能瞒一天算一天。要是临近毕业还堵不上这个拖欠“窟窿”,也只能跟家里说明了。反正,到最后家里也不能不管。

  记者曾就学生恶意拖欠学费问题,与几所大学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令人奇怪的是,这些部门都承认有学生拖欠学费现象,也承认学生拖欠学费,对学校的正常运转有影响,但拒绝就拖欠原因进行分析,且都叮嘱记者,不要在文章中暴露自己学校的名字。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