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6日电 一些人员利用手机短信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今年11月1日,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手机违法短信息治理工作。然而,对于手机违法短信的治理,远没有预期的那样简单
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从11月1日至6日,黑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110指挥中心共接到近400起利用短信进行诈骗活动的举报。
据省公安厅办公室副主任付军介绍,这次手机违法短信息治理工作的重点是广大人民群众接触多、影响大、反映强烈的违法发送手机短信的行为,具体包括假冒银行或银联名义发送手机违法短信息进行诈骗或者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内容或者教唆犯罪、传授犯罪方法等。而关于网上短信诈骗案件,由省公安厅公共信息网络监察处负责侦破。公众痛恨短信骚扰“我是XX省公证处公证员XX,恭喜你的号码在XX抽奖活动中中奖了,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价值8.8万元,请与日本XX大公司的李小姐联系。”近日收到此短信的鸡东县农民田某与对方联系后,被告知需要汇3000元税费。田某感觉是骗局,遂拨打110报案。付军说,从目前省公安厅接到的举报中,这种谎称中奖实施诈骗的短信最多。其次是出售各类枪支、出售廉价走私物品、提供六合彩特码、制售假文凭、假证件等实施短信诈骗。
根据群众的举报,省内各级公安机关将对涉嫌违法的短信进行分类整理、甄别,然后交由侦查业务部门查处。并根据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对涉案手机停止服务,对涉案银行账户予以冻结,同时依据违法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及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依法追究有关涉案人员的责任。
而省通信管理局短信投诉平台接到此类投诉,会告知用户不要轻信,并将收到的有关诈骗、色情等内容的违法、违规短信的投诉分类后,移交公安等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理。
短信诈骗花样多
“危害最大的手机违法短信,是假冒银行或银联名义进行诈骗的短信。”省公安厅刑事侦察总队负责人文政成说,“不法分子冒用中国银联的名义,发送手机短信息给银行卡用户,谎称用户的银行卡已被人复制盗用,诱骗用户更改数据信息。一旦用户上当询问,犯罪嫌疑人就利用群众信任银行的心理,步步诱骗用户将银行卡内的资金转到所谓的‘银行账号’上,巨额存款瞬间丢失。”
另一种易被套钱的短信则以朋友身份骗取机主信任。哈市的赵先生近日收到一条短信,说是朋友为他点播了一首歌曲,请拨打9XXXX收听。因为接到短信的当天正是赵先生的生日,他认为有可能是朋友给他点播的,于是就拨打了电话。谁知打过去才知道是一家声讯台。两天后,当他去交话费时才发现,多出了十几元的话费,一查才知道是收听歌曲的费用。“我是X公司的工程师,现在将对你的手机进行检查,为配合检查,请按90或90 。”若按指示进行按键,话费就会被骗取。有的罪犯甚至将一普通电话号转接到声讯台,再用该电话随意拨号,被叫者接不起电话,一旦打回去就会产生高额话费。层出不穷的骗术使被骗者损失少则几十元话费,多则上万元现金。违法短信在骗取钱财的同时,也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我很寂寞,想找一位有品位的男士倾诉。”哈市市民刘先生收到这条短信时,恰逢妻子出差,闲来无事,就按照号码拨了过去。对方是声讯台,“吃”了话费不说,还经常发过来一些措词暧昧的短信。刘先生怕家人看到,想取消却无能为力。现在他一听到短信铃声就很紧张,只能赶紧删除,结果还是被妻子看到,与他大吵了一架。
治理违法短信有难度
记者从省通信管理局了解到,我省现有本省的155家和全国的202家运营商在经营短信业务。但类似此次大量有关银行卡诈骗的短信都是南方卡号,并且作案分子使用的神州行手机卡由于在购买时不需要身份登记,致使其卡本身就存在很难确定持卡者真实身份的弊端,加上目前各家运营商都只能对本省范围内自己的号码进行监控,对于外省号码和其他运营商的号码,要经过层层上报才能对其进行相应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管理的难度。
为什么现在这种短信会这么多?哈市一名曾经在某家短信代发公司工作过的李先生说:“短信传播效果好,阅读率高,还没有地域的限制,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送达。更重要的是有一些不正规的产品,在正规广告平台上刊发有困难,利用短信发布,其费用比报刊、电视广告要低得多。”
针对垃圾短信泛滥的情况,黑龙江移动哈尔滨分公司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新建了一个监督管理平台,监管一些非法SP(短信运营商)业务进行的非法传播信息等情况,对任何SP类违反规定操作的,客户可以通过1860进行投诉,并且可以发短信00000至SP服务代码,直接取消该服务代码的所有包月业务。
中国联通黑龙江分公司在目前采用的是对发送垃圾短信的号码进行监控的方法来控制违法短信的发送,一旦发现在一定时间内大批量发送短信的(省内每卡每小时超过200条),就会将其设为预警状态,并且系统会将其自动屏蔽。而对于不能确定是违法的短信,运营商虽然有能力监控,但因短信内容涉及用户隐私而无权监控。
市民应如何防止受骗呢?省通信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梁作君提醒广大用户,对于不明短信不要回拨或回复。内容涉及银行卡部分的可与相关银行联系,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要注意手机中是否存在不明定制的短信业务,要及时向通信管理局举报。省公安厅刑事侦察总队负责人文政成说,手机中出现此类短信,不要贪小便宜轻信虚假信息;不要泄漏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的账户。收到违法短信后,保存证据,积极拨打110举报。管理部门人士认为,国家应尽快出台手机短信广告监管条例,从制度上和法规上加以明确,以保证短信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