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龙凤抗旱保收田建成丰产园
2005-11-21 11:29:06 来源:大庆网  作者:王宏宝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大庆网讯 今年,大庆龙凤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抗旱保收田21000亩,从目前情况看,克服病虫害和盐碱地块等自然因素影响,广大农户普遍获得了好收成。据科技人员测产估算,湿粮平均亩产将达600公斤,创近年亩产新高,蔬菜等经济作物比往年增产20%左右,靠抗旱保收田这块“丰产园”,广大农户喜摘“丰产果”。

  今年,龙凤区把抗旱保收田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头戏”,牢固树立“强农固本、水利先行”的思想,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了解决建设资金瓶颈问题,这个区采取政府扶持和农户投入两条腿走路的方法,一方面在争取到市水务局价值127万元喷灌设备和膜下滴灌设备支持的基础上,区、镇、村三级政府投入相应匹配资金60多万元,用于扶持农民打深井、建井房和购设备;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广大农户自掏腰包30多万元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之中。在足够资金保障下,龙凤区新打农田机电井60眼,为21000亩抗旱保收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为了发挥科技在抗旱保收田建设中的“助推器”作用,这个区还狠抓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投资11000元在8个村设立9处农业信息专栏,并设立了植保热线电话,共为农户及时提供气象、新品种等方面信息5类100多条,解决病虫害问题4个,同时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农民200余人次,使膜下滴灌等大量新技术和新成果为广大农户所掌握,从而保障了抗旱保收田的增产增收。

  龙凤区还在抗旱保收田上巧做良种文章,他们聘请有关专家对全区土壤、气候进行分析论证,引导农户种植适宜本地生长条件的“吉单16号”、“龙单26号”等玉米和经济作物新品种,今年,21000亩抗旱保收田良种覆盖率达100%。同时,该区还积极推进抗旱保收田良种高产攻关试验,试种的88亩“天发468”新品种,平均亩产湿粮突破1000公斤,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能。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