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5日电 黑龙江省应利用地处东北亚中心的优势,巩固和发展好与俄罗斯的传统交往,拓展对俄合作的渠道,加强经贸、文化往来,扩大影响,实现多层次、高水平、宽领域的对俄交流与合作格局。进一步扩大与韩国、日本、朝鲜、以色列等国的友好往来,以“俄罗斯年”、“韩国周”和“日本周”等形式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务实有效的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工作,以共同促进区域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推动我省的经济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
●抓住重大机遇,展示龙江新风貌
抓住2006年在中国举办“中国俄罗斯文化年”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俄罗斯中国文化年”的机遇,加强与俄罗斯等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发挥我省对外开放优势,实现对俄经贸战略升级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
●通过组织和参与国内外重大活动,展示我省特色文化
利用俄罗斯年开年仪式,举办好冰洽会和冰洽会论坛、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论坛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带动经贸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展示我省特色文化还有利于提升我省的知名度,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
●发挥友好省市的优势,发展对外友好合作关系。
目前仅哈尔滨市已经缔结了17对国际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30余对,形成了遍及五大洲的友好城市关系格局。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主动对外结好,同时将国际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使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从“感情型”向以互利互惠为前提的“务实型”转变。巩固和加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建设中、俄、朝、韩版权贸易中心和出版物生产基地。
●调整对外交往格局,全方位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我省的国际友好省市辟建工作和对外交流活动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日本、韩国和西欧部分地区。在拉美、非洲和大洋洲的友城结好和交流活动相对较少;同时,各市县对外结好工作也与我省对外开放程度不相适应。因此,在今后的友好交流中,仍可突出与俄罗斯、东北亚、以色列等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应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采取政府推动、民间往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应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发挥民间机构作用,鼓励文化企业通过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运作走向世界。建议全面整合我省的对外交往渠道,采取渠道共享,双向互动,多层次推进的做法。发挥外事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按照渠道共享,双向互动,多层次推进的思路,整合我省对外交往渠道。把友好省市交流与合作纳入到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加强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利用。对内要调动各市县、各部门的力量共同参与友好市县交流与合作;对外要将交流活动扩展到国际友好省市的周边城市和地区。发挥对外友协和海外联谊会在对外开放中的推动作用。对外友协已与俄罗斯、日本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在我省对俄、日民间交往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空间,积极与世界各国的民间组织、民间团体以及非官方的科研、文化等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为我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交往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