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5日电 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适应新变化,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推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创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内容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引导社会潮流,要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创新和社会发展不断丰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民主法制、维护社会稳定教育等四项主要内容。随着党的理论创新,青年思想教育内容逐步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新内容,推动着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和视野扩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社会热点和难点,为创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内容创新还要求我们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教育,以及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这些内容的创新都是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尝试和新的切入点,推动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载体。
载体是实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方式和途径。在继承传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积极创新硬载体和软载体。创新硬载体,就是重视当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和传播手段的更新,重视青年接受教育、获取信息在途径、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现代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之中。特别要重视对青年影响越来越广泛的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掌上电脑等,通过电视制作、网站信息传播、短信发布、电子邮件、BBS、网络游戏等方式,渗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播正确的理想信念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战斗力和影响力。创新软载体,就是真正实现“三贴近”,通过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结合,推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在“青春龙江”文化活动中,渗透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军营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建设活动中,利用这些活动提供的场所、形式和手段,通过对青年实际工作和生活直接相关的话题、事件与问题的分析回答,帮助释疑解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扩大受众范围,提高实际效果。
●创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近年来,各地在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建立了领导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切实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还必须大力创新管理、动力和运行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就是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综合管理考核体系,与工作责任挂钩,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化;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制度相统一,使之成为与管理制度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统一协调整体,变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二元化为一元化。创新动力机制,就是实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物质、精神双驱动模式。精神驱动要坚持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从解疑释惑、调适心理、理顺情绪入手,将青年的思想统一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物质驱动,一是要研究如何通过解决青年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要探索解决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和工作经费等问题,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必要的条件,为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创新运行机制,要改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一直延续的自上而下,层层布置任务的运行机制,在教育引导和渗透上下功夫。教育引导是将政治导向、思想教育、道德示范、法纪约束及文化陶冶有机结合起来,推动青年自我教育、相互教育。渗透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具体工作中去,把影响大局、青年关心的问题作为突破口,把思想政治工作辐射到青年生活之中,延长到八小时之外。同时,要大力提倡具有本地特色和针对性的“自选动作”,追求首创,努力形成本地区本单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