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4日电 “单书记,你看这路‘大酱缸’似的,老百姓一到雨天就骂娘!”“群众思想比较保守,一提文明村建设,头摆得跟‘拨浪鼓’一样。”这些发自村干部肺腑的话语,令刚走进桦川县悦来镇双兴村任党支部书记的单增考皱起了眉头。
“我跑了许多家,大部分村民拥护文明村建设,他们也渴望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关键是我们不能违背村民的意志,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搞文明村建设。”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上,老单抛出了他的调研结果。
“富则富办,穷则穷办,但文明村建设不可不办!”结合“四五”普法教育,村里先后办法制教育培训班5次,200名村民接受了文明的洗礼。村子也由此被评为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
环境改变人。“胡子眉毛一把抓,那不行。要找好突破口,我们村的突破口就是整治脏、乱、差。”
干啥都需要钱,可钱从哪里出?村民代表大会上有了结果:每个四轮车出一个台班,没有车的出工,不出工的在自愿的基础上出钱,上限每人每年不突破12元。
去年以来,4.3万元到位了,出动车辆500多台次,动用劳力650多人次,修建了两条田间道,改造了3条街道和8条巷道。
雨后的彩虹中,村民穿着拖鞋可以出门了。久违的微笑,挂在了村民的脸上。
修路时,老单更是一马当先,驾驶刮道机时脸上乐得开了花。“老单,这路是修好了,可下雨后因路障、边沟不畅,这水咋排?”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话,令老单下了决心:清。大部分村民举双手赞成,可个别“钉子户”横在了那里。老单领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磨破了嘴,跑直了腿,“钉子户”服软了。55处路障没影了,14条道路畅通无阻了。“一垛垛柴草堆在家家户户门前,一旦有点儿火,便是火烧连营。垃圾、粪肥,更是碍眼。大伙说说,咋整?”老单又要出点子了。
“按规矩办,你就下命令吧!”老单把村干部分成几组,包街。目的一个:让粪肥、垃圾、柴草出村。10天后,3400立方米垃圾、3000立方米粪肥全部清运出村,柴草垛也搬到了村外。为了保持得来不易的环境,村里设立了保洁员两名,配备专业保洁车1辆,定期清运垃圾。如今,村里边沟整齐、道路通畅,老百姓个个笑开颜。这个离县城4公里,现有366户、1301口人的小村,令过往的人刮目相看了:程控电话入户率85% ,有线电视入户率98% ,自来水入户率95% ;人均收入首次突破3000元;市级文明村的牌匾,在装饰一新的村办公室里显得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