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同江实行“四个融入”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互动共促
2006-02-15 13:56:04 来源:东北网—佳木斯日报  作者:高铁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5日电 佳木斯同江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积极探索与实践“融入型”党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领导方式,促进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共促。

  近几年,逐步兴起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这些经济组织的发展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相应的利益调节机制和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为此,同江市通过强化“四个融入”,创新农村党组织的设置方式。

  科技融入。组织懂先进技术的党员加入基地,建立党组织。青河乡东明村懂先进肉牛养殖的3名党员主动加入到本村的肉牛养殖基地,建立了基地党支部。基地党支部义务为养殖户提供肉牛养殖技术培训;为肉牛进行胚胎移植,改良品种;提供先进的防疫措施,提高牛的品质;提供草场改良技术,提高牛的育肥速度,使养殖户增产增效。基地现已辐射到附近8个村,发展会员120名,会员肉牛饲养达5053头。

  股份融入。指导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党员干部以股份形式办厂,建立党组织。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建设了高油大豆种植及肉牛养殖生产基地和大型农机致富联合体3个新经济组织。村党支部进行了资源整合,变个别优势为整体优势,采取党员带头、群众自愿入股、按股分红的自主经营方式,成立了八岔村赫翔农业生产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15人的董事会、9人的监事会。村党支部书记尤明国投入股金15万元加入到公司,组织成立了股份公司党支部。目前,这个公司的肉牛存栏达到375头,高油大豆种植面积2.5万亩,大型农机具增加到17台套。

  理念融入。发挥政治素质高、头脑灵活的农民党员在市场信息、生产管理方面的优势,建立党组织。三村镇三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国胜在外打工多年,市场经验丰富,主动加入村大豆销售协会,组建了党支部,自购电脑上网络查阅大豆价格走势,为协会提供信息,使农民手中的8000吨大豆都卖上了好价钱,增收40多万元,实现了党组织与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与农户的互动双赢。

  感情融入。指导农民党员积极加入交往频繁、感情相投的亲属或朋友创办的协会和基地,组建党组织。街津口乡卫明村几名青年农民创建了集养鱼、休闲、旅游、餐饮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基地,鱼池面积90亩,年产鱼10吨,年收入达25万元。与他们关系融洽、有共同志向的农民党员于立民加入该基地,并在养鱼基地中建立“融入型”党组织,通过思想互勉共促、经济互帮共助,实现了一个支部带富一批群众、一个基地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目标。

  目前,这个市在农村已建立各类生产基地党组织65个,对暂不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派驻了35名党建联络员,基本消除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活动“盲区”。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