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22日讯 今天下午,哈尔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大会。十余名代表就市民关心的经济、农业、环境等方面内容向大会作了发言。代表们纷纷表示,作为人大代表,市民所关心的就是他们所关注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发言形式,能够反映民情民意,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
突出发展历史文化游
哈尔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朱文玮代表一直关注的。他在发言时说,应全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提升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全面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努力把哈尔滨打造成全省综合性、国际化的旅游中心城市,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调查研究,朱文玮建议,哈尔滨应突出发展历史文化游,将历史上道外地区出现的戏曲、杂耍、茶园等突出的代表哈尔滨传统民间文化的娱乐项目集中起来,发展民俗旅游。
哈尔滨还应突出发展绿色生态游。以冰雪运动和旅游项目为主题,注重冬夏两季体育运动和旅游资源项目开发,构筑新兴旅游产业,形成旅游发展新格局。
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白杰代表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和再就业不仅是重要的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哈尔滨是全国同类城市人口和劳动力数量相对较大的城市,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几年来,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劳动部门通过多种途径,安置了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然而,目前企业不遵守《劳动法》,劳动监察措施不到位,导致劳动保障政策难以落实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白杰建议,应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发挥监察部门的作用,运用相应的制约惩处措施,对单位滥用试用期、克扣和拖欠工资、拒缴社会保险金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同时将特殊政策选拔的一些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年轻有后劲的人才作为骨干充实到劳动保障队伍中。
加强哈尔滨都市圈规划
“‘十一五’是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科学发展观对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于亚滨代表指出,目前哈尔滨都市圈发展存在着市、县、区之间行政壁垒、各自为政的问题,相关部门之间缺少协调与合作,不仅影响了重大项目的落实,还使得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频频发生。于亚滨建议,加强哈尔滨都市圈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根本的在于完善改进领导考核制度,建立责、权、利明晰的岗位职责规范。干部的升迁不以经济效益单一指标而论,让城市政府成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者,城市的经营者,市场经济的调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