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沪牡合作要扩“面”
2006-02-28 13:34:22 来源:牡丹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8日电 尽管相隔遥远,可上海、牡丹江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走动得如此频繁。

  经过近一年的运作,牡丹江人对沪牡合作的背景,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比如说,上海拥有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但存在发展空间有限、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上海的企业必须走出上海谋发展。比如说,牡丹江拥有资源、区位、土地、人力,以及老工业基地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但存在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的强烈制约,急需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凡此种种,让牡丹江开始走近大上海。从去年5月开始,牡丹江与上海多次互访,寻求在现代农业、北药开发、能源开发、物流产业、对俄贸易等方面进行合作。

  有了沪牡合作的良好开局,今年,我市将举全市之力,在加快推进18个沪牡合作项目的同时,把已经签约的项目落地,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力搞好签约项目的跟踪问效,继续加快推进合作项目、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

  现在,我市正抓紧组建江海经贸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搞好沪牡合作对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全力搞好签约项目的跟踪问效。同时,尽快做好多晶硅项目相关的配套规划,加快推进速度,探讨资产重组、承接上广电产业转移,陆续选派干部到上海挂职锻炼工作,学习上海的先进理念、管理机制和经验。

  当然,牡丹江与上海的合作向深层次拓展其实是通过推进合作项目来体现的。所以,自两地加强合作以来,我市不断谋划和储备新项目,并通过上海的网络信息平台,向国内乃至国际推介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据介绍,这些合作项目是按月份向前紧锣密鼓推进的,比如说,市商务局继续关注上海航空公司恢复上海-牡丹江航线事宜,并争取今年3月末通航;策划包装项目,推进海林中密度板等项目,确定项目与上海投资主体,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早日建设创造条件。我市还将引入上海方面的战略投资者整合我市现有资源,加快建设集会议、商品展示展销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会展中心。

  在确保这些签约项目取得实效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在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今年我市除加强农业合作、两地金融与投融资合作外,还将合作面向旅游、教育和医疗卫生合作等更深的层次和领域迈进。概括地讲,就是引进上海优势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我市旅游资源;设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向上海推介,力争把我市建成上海人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的必选之地。与上海高校联合开展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培训活动,谋划建立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定期举办两地学生夏(冬)令营活动。邀请上海专家定期到我市开设专家门诊,争取尽早建立上海知名医院牡丹江分院。

  搭乘与上海合作这班快车,既关乎牡丹江发展的大事,又影响到百姓生活的“小事”,但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是人人期盼着的好事。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