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副馆长的“特权” 手握热门演出机动票15张
2006-03-13 07:08:2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刘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3日电 今年74岁,曾经是哈尔滨工人体育馆副馆长的刘鹤全老人提起往事,随口用了句时下流行语:“那是相当火!”他一手攥拳,一手伸出五指,说:“那时我任副馆长,惟一的特权就是,热门演出、比赛,我手里都有15张机动门票。”

  1981年到1984年间是哈尔滨工人体育馆最红火的时期,几乎每周都有3到5次文艺演出或体育比赛活动,经常是一项大型活动还没结束,下一个活动的海报就已经贴出去了。那时白天有日场,晚上有夜场,售票窗口前总是能看到排队抢购门票的人群。当时热门演出、比赛的门票有很大一部分被作为团体票售给机关、大企事业单位,能剩到售票窗口的门票数量屈指可数,有时购票者因挤撞、加塞儿等发生争执。而每到演出或比赛开始前,在场馆外来回晃动的身影中,有不少是专门等人退票的,也有趁机加价倒卖的票贩子。不过,因为有“投机倒把”的罪名,票贩子只能偷偷摸摸行事,遇到警察或治安员就跑得飞快。

  那时,哈尔滨工人体育馆的门票等同于“紧俏物资”,能搞到门票的人常常被认为交际能力强、有社会背景,很让人羡慕。按馆里规定,主席台一侧几排位置好的门票统一由业务部门设专人管理,而我们几个主要领导手中的机动票主要是为应酬关系单位,这个熟人打电话,那个单位领导写条子,可我们那15张票根本就应付不了。实在没办法,就在场内加临时座,或者干脆让没票的人坐在过道阶梯上。

  记得有一次,全国女子篮球联赛在哈尔滨工人体育馆举行。决赛那天,因为有郑海霞等主力队员上场,不仅场内一共5000多个座位都坐满了,连过道阶梯上和所有能站的地方都是人,足有7000名观众。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