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以群众呼声为信号 绥滨县整改不流于形式
2006-04-05 14:47:4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5日电(记者 高长利) 为确保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绥滨县坚持以群众呼声为信号,不断深化整改,严把整改落实关,力求整改取得实效。该县通过“四围绕”,保证了整改不浮在面上、不流于形式、不脱离实际、不降低标准,实现了党员先锋作用更突出、党群关系更密切、各项工作得到全面促进。

  围绕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抓整改。针对农村党员服务意识不浓的问题,该县实施了分类管理。在开展“致富领头雁,群众贴心人”主题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党员联户带创活动,完善党员责任区制度,为农村党员有效发挥先进性作用搭建舞台。活动中按年龄文化层次对党员提出不同要求:老年党员要“有党性、保晚节、献余热”,在宣传教育群众、协调解决邻里纠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中青年党员要“强党性、学技能、勤致富、作榜样”,在带头学科技,用科技,示范、带动、帮助周围群众发展经济上作贡献。同时,该县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在全县农村无职党员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设置了科技示范岗、信息传播岗、带动致富岗、流通服务岗、参政议政岗等四大类12种岗位,为农村无职党员“搭台唱戏”。目前,全县农村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开展,共为农民办实事、好事3670多起。

  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抓整改。绥滨县将教育活动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整改。该县针对农民群众反映的缺少致富技术和信息等问题,组织各涉农部门广泛开展为农民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资金、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当前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涉农部门还与所包村屯对接,为农民“补养充电”。截止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53次,电视专题讲座10次,集中培训“绿色农业”技术骨干2150人,组织“科技大集”5次,发放科技资料3.5万份,免费体检67次,医药价值7300余元,为群众送去富农政策、法规2600余册(条),致富项目和信息3470余个。该县还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冬衣暖人心”募捐活动,动员全县党员干部和群众捐助棉衣、冬装,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群众安全越冬。截止目前,全县已募集到捐款12万元,各类衣物、粮食和其他物资折合人民币达2.8万元。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主要领导和部分党员干部还与困难群众结成了200余门“亲戚”。他们平时主动登门,嘘寒问暖之余用实际行动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谋划脱贫致富思路。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整改。各村、各基层支部积极响应号召,利用集中学习机会认真谋划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发展规划的制定,使村民生产有了动力,村乡建设有了方向。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现在“新农村建设”概念深入民心,各村上下形成了“争先进、比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氛围。到目前为止,全县109个村中已有92%的村理清了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

  围绕建立长效机制抓整改。绥滨县在实践活动中,着力于建立和探索长效机制。在具体工作中,着眼于实践和健全长效机制,边探索边建立健全。截止目前全县114个支部共发放征求意见单3200余份,回收率达到95.6%,收集到党员、群众各类意见建议1132条。为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增强整改效果,该县把易于解决的问题与较难解决的问题相结合,先易后难,各个突破。现在已有827条得到落实,剩下的305条也确定了整改工作的责任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解决问题的具体时间。同时,该县还成立了整改检查指导组,对各党支部不定时进行检查。对执行得好的党支部进行表彰与奖励,对执行不力的要求整改,直到符合要求,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