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电题: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聚焦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之三
记者 印蕾
“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刚刚闭幕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充分肯定2006年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07年,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将助推我省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省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之一。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抓实抓好。
【措施一】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支持大庆油田加快百年油田建设,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六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骨干企业进行高起点技术改造。抓住国家实施重大装备专项的机遇,重点发展核电设备、大型铸锻件、大型压力容器、大型数控机床等重大装备,提高成套化、高技术化和国产化水平,积极发展其他领域的装备制造。引导优势产业向专业园区集聚,推进专业化配套体系建设,完善和延伸龙头配套、精深加工、节约循环等三大类产业链。鼓励中小企业向产业龙头集聚,支持龙头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组建一批机制新、实力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调控,突出解决好运输、金融等瓶颈制约,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措施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积极发展旅游业,逐步完善旅游空间布局,深度开发冰雪和避暑旅游资源,培育特色旅游支柱产业,加快特色旅游产品的整体系统开发,完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范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宣传开发,办好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制定外包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加快建设一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引进国内外物流知名企业。加快发展会展经济,繁荣会展产业,打造会展品牌。扩大城乡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大力发展金融、信息、咨询、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社区服务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措施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做精、做专、做强一批中小企业。研究编制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建设规划,引导现有园区突出主业,向专业化园区方向发展。加快构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解决融资、人才、项目、管理、技术等难题。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减轻企业负担,提供优质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措施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加大各项政策落实力度,严控现有园区面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新型工业化先行区。加快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按照“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稳定煤炭产量,巩固煤电生产,延伸煤化工业,增加资源储备,拓展非煤产业。加快建设沿边开放带,优先发展俄市场需求较旺的轻纺、机电、食品、建材及装饰材料等产业,办好互市贸易区,加快口岸加工区基础设施和经贸通道建设,扩大俄电进口规模。加快建设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经济区,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积极推进伊春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对大兴安岭和伊春的资源开发及其配套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各区域发展战略要优势互补,有机衔接,整体推进,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