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养老方式呈多元化趋势 你打算怎样养老?
2007-01-09 09:07: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颜秉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1月9日电 题:你打算怎样养老?

  日渐增多的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这已成为热门话题。

  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仍盛行

  据了解,目前在我国,不少老年人喜欢在家里度晚年。他们的观点是:“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家的热被窝”“人上了年纪,要有三老:老伴、老底和老窝”。因此,家庭养老和随后兴起的居家养老,深受老年人的推崇。

  黑龙江省鹤岗市市民阎廷泉与妻子育有三女二男,从1988年开始,儿女们陆续因读书、结婚等原因离开了这个家,剩下他和老伴两人生活。儿女们曾多次劝他们把房子卖掉或者出租,跟孩子们一起居住,但被老两口婉言谢绝。阎廷泉告诉记者:“儿女们都忙啊,没有时间陪我们老两口。再说,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若是真的住在一起,彼此都不方便。我和老伴一个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有2000多元。我们在自己家多随便呀,想吃啥就做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像阎廷泉老人这样喜欢在家养老的人很多,他们往往小有积蓄,拥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

  针对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哈尔滨一些社区推出了“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组织者介绍说,这种新型养老方式是介于福利养老和家庭养老之间,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成立专业的服务队,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养老方式呈多元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家庭养老方式盛行,但养老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近年来,“候鸟式”养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冰城老年人所接受:避开漫长的严冬,享受一年中的“两个夏天”,成为他们首选的生活方式。据业内人士估计,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哈尔滨的“候鸟老人”队伍壮大。

  家住哈尔滨东风街的王贵和老两口,连续两个冬天在广西北海的一个别墅区“避寒”。老两口说,原以为人生地不熟,生活会孤单沉闷,没想到,那里竟然住了30多位哈尔滨老人,不但生活中有乡音,回程时还能搭上伴。“我与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每月3000多元,在北海4个月的全部花费不到8000元,因此,我们自己完全能够承担。”王贵和老人说。

  受经济条件制约,不少老年人选择了“以房养老”和“再婚养老”的方式。现在一家老年公寓居住的张凤琴老人说,她在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三中学对面,有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前些日子,跟老伴商量后,把房子卖掉了,共卖了8万多元。我们打算用这些钱在老年公寓度后半生。“老年公寓每个月的花费600元左右,因此,卖房子的钱,足够我和老伴在这里住上三年五载的。常言道,年轻时人养房,年老时房养人。”

  像张凤琴这样“以房养老”的老人并不在少数,有的将房子出租,有的干脆将房子卖掉,再用这些钱支付老年公寓的费用。

  在哈尔滨,“再婚养老”成为一些单身老人排遣寂寞、安享晚年的选择。来自哈尔滨市老龄委的统计显示,哈尔滨市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0多万,其中老两口单住的有32.5万;独居老人有7万多,其中近20%的独居老人已经选择再婚。

  未来的老人们打算怎样养老?

  许多受访老人表示,养老一靠国家,二靠自己。他们尤其强调,年轻时打拼积累财富对于安享晚年的重要性。他们说,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孩子们的生存压力本来就大,我们不能成为他们的负担。再说,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小两口养四位老人也不现实。

  养老问题不仅老年人十分关心,就连时下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同样在意。在一家媒体广告部工作的阎慧有一个18岁的女儿在上大学。经过多年打拼,她和丈夫已小有积蓄,有几套房子和一部汽车。即使这样,她对未来的养老问题仍然十分担心。她说:“别看我现在的经济条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等我女儿上完大学,找到了工作,我们再为双方的老人养老送终,到时候,我们两口子也就剩不下啥了……”“像我父亲那一代人,家里一般都有四五个孩子,父亲生病住院花上6万多元,几个孩子每人拿1万多,就能救老人的命。等我老了,或是病了,哪有那么多的孩子来管我?我看要想老而无忧,年轻时就得拼命挣钱……”

  谈及养老的话题,39岁的哈尔滨市民吴义说:“孩子越有出息,离我们就越远。我看也别上老年公寓了,我们几对年轻时的好朋友,到海滨城市各自购买或租上一套房子,大家一起出游,一起娱乐,再各自请一位保姆,照料日常生活。我觉得,若能实现这一设想,我们的晚年,就一定会过得非常滋润。”

  对于现在和未来的老年人所关心的养老问题,黑龙江省妇联婚姻家庭研究所所长郭砾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4+2+1型”家庭模式的确立,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必将有所改变。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想从容面对晚年,需要在心理上做好适应老年群体生活的准备,无论住老年公寓、家庭养老还是以房养老,都要以愉悦轻松的心情生活。对于未来的老年人,郭砾认为,趁年轻积攒“一笔充足的养老金、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一份医疗保障”,对于未来的养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