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2日电 春节将至,不少单位或个人开始成箱采购水果准备过年。可市场上出售的一些鲜红可人的西红柿和苹果吃起来却味同嚼蜡,原来是用“催红素”
催红的。看上去紫得发黑的“乒乓葡萄”,吃到嘴里或是淡然无味,或是又酸又涩,原来这些“乒乓葡萄”竟是用“葡萄膨大素”催熟的。还有硕大的西瓜、甜瓜、水蜜桃等,不
少都是用激素“催”出来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个别商贩把青西红柿和苹果浸入催红素的稀释液,两天左右就可以变得红彤彤的。葡萄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乒乓葡萄”都是用它催大的。使
用了激素的葡萄外观好看,但质量明显下降。
专家指出,激素在水果中残留,人体摄入量过大必然危害健康,因此市民在选购这类水果时不要被其外表迷惑。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