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黑龙江省9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争省级名录 中华老字号无一入围
2007-02-12 11:52:5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利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2日电 日前,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系会议办公室就申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了公示,这次公示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戏曲、生产商贸习俗等13类49个项目。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次公示的名录中,去年刚刚荣获“中华老字号”颇有竞争实力的八家企业无一冲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字号”无一入围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有关人士介绍,去年在全省范围内征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省首次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征集活动,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参与。征集活动开始后,各地申报非常踊跃,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共有13个市(地)及6个省直单位推荐申报了9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过专家对这些项目的严格审核后,提出首批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拟推荐项目。在拟推荐的项目中,只有一家“中华老字号”的企业参评。

  去年由商务部组织的全国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活动中,我省有八家企业获此殊荣。其中有哈尔滨正阳河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大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等。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说,申报初始,已给这些企业打过电话,讲过申报的条件以及意义,并告知申报是免费的,直到结束的前几天,大部分企业没有回音。事后一位企业人员说,我们还没有这样的意识。一家企业看到同行被列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的名单后,找到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希望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有关人士说,49个项目公示以来,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有很多人来询问。“在报名期间,我们将活动告知一些老字号企业,尤其是那些老字号企业中的传统工艺、技艺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常有实力,可大多数态度是冷漠”,一位负责人痛心地说。

  “老字号”为何失之交臂

  据省内业界人士透露,对于入选省级或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南方的一些企业非常积极。贵州茅台酒酿制技艺、杏花村汾酒酿造技艺等,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目前,河北、辽宁、浙江、福建等14个省区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11个省区市正在建立省级名录,这其中就包括我省。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名录体系,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报名非常踊跃,有的市县甚至一次就申报七八项。

  我省一些企业负责人说,只听说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没有听说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企业负责人说,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很多钱吧。一位专家指出,我省一些企业的文化内涵修炼还不够,对各种现代文化信息的认知还缺乏前瞻性。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孙亚强介绍,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要比第一次更科学、更规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建立在省级名录基础上,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中,国家文化部呼吁各省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的企业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由于认识上的种种误区,我省“中华老字号”企业没能进入第一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示中,应该说是一种遗憾。

  各方呼吁保护文化遗产

  在日前闭幕的省十届人大六次会议中,人大代表积极出谋划策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们认为,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更多的还应该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城市记忆停留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拯救那些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自齐齐哈尔的人大代表安晓霞说,达斡尔族有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使得他们延续,而且还能成为很好的旅游资源。人大代表郝滨友说,黑龙江有很多丰厚的文化资源,如以色列文化、冬泳文化等等,这是我们的文化优势。加大对这些文化的挖掘不仅仅能提升城市文化内涵,还能提升我省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

  2006年我省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系会议,以及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经费由每年的1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今年我省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国家级、省级名录的保护力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让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弘扬。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