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五常800农民大连书写“种海”神话
2007-02-13 10:47:4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张杰 杨兴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3日电 告别熟悉的黑土地,闯荡陌生的蓝色海洋,五常市兴盛乡800多农民到大连市当渔民,仅用三年时间就成为当地扇贝养殖生力军。2006年,兴盛乡农民养殖的5000台浮筏扇贝挣了5000万元,书写了一段农民变渔民的“种海”神话。

  2003年,兴盛乡兴盛村农民秦永刚,在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养殖扇贝淘得“第一桶金”。“到大连养扇贝去!”这个致富信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全乡。当时,海产品养殖业势头正劲,发展前景一路看好。但对于大多数世代种地的农民来说,大海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更别说搞海产品养殖了。正在别人犹豫的时候,团山子村党支部书记李跃斌站了出来,带领一些有胆识的村民,合伙投资走上了海产品养殖之路。

  然而,美丽的大海迎接兴盛乡农民的却是一盆冷水。由于缺少技术和经验,扇贝苗出了问题,2004年,他们的养殖收入几乎为零。面对困难,他们吸取教训并虚心请教,终于在2005年取得成功,投入产出比接近100%,利润率近50%。2006年,兴盛乡已有100多农户举家移师大长山岛,养殖队伍增加到800多人,拥有渔船200多艘、养殖浮筏5000余台,成为当地海上养殖业中的一支生力军。

  据李跃斌介绍,养殖浮筏每台长150米,可以悬挂100多个养殖吊笼。一个吊笼养殖的扇贝能卖200多元,利润近百元。细算下来,每台浮筏一年就可创造近万元的纯利,5000台吊笼就是5000万元利润。这还不算,养殖浮筏的价格已由2005年末的每台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台5000元,兴盛乡农民的固定资产一年就增值近千万元。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