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节临近,外国游客在哈尔滨一滑雪场颇有兴致地打鼓。白林鹤 摄 |
人民日报哈尔滨2月13日电 自第二十三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以来,哈尔滨太平机场进出港旅客连连飙升,国内一些城市及首尔、大阪等国外城市飞往哈尔滨市的航班几乎班班爆满。
据旅游部门透露,从元旦至春节期间,保守估计来自全国各地及俄罗斯、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包机将超过50架次。目前,冰雪旅游的总体收入已跃居全省旅游总体收入的近40%,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到最冷的地方去!”这句冰雪旅游爱好者们的行动“口号”,让龙江各大滑雪场今冬出现了“井喷”现象。在亚布力国际滑雪中心由于游客众多,周边的宾馆竟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初,仅海外滑雪游客就已经超过100万人次。
冰雪产业搅热了龙江的冰雪时空,纷至沓来的游客也鼓了龙江人的腰包。本届哈尔滨冰雪节上,建在松北区松花江畔的冰雪大世界“韩味”十足,一位负责人向记者算了一笔账:3000多万元的投资有一多半是人工费,过去哈尔滨的建设单位到了冬季不能施工,如今冰雪大世界建设高峰时用了50多个施工单位,提供了近万个工作岗位。
“虽然油涨价了,可我们还是最喜欢费油的冬天,可以多拉活啊。”哈尔滨市天鹅出租公司的的哥张师傅告诉记者,10多天来,每天夜班他都比从前多挣四五十元钱。“就是每年夏季的哈洽会期间,增加的收入也不过如此。”同张师傅一样赚得盆满钵满的,还有活跃在各大旅游景点的冰灯摄录、外语导游、导吃导购,就连卖糖葫芦和烤地瓜的小贩都乐呵呵地向记者炫耀,一天最多能赚二三百块。
“冰雪节单靠政府掏腰包是掏不起的。”哈尔滨旅游局局长杜传东告诉记者,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该市的冰雪文化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并带动了旅游、文艺、体育等相关产业。他预计本届冰雪节将接待游客900万人次,收入将突破50亿元。
黑龙江省旅游局局长薄喜如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将深入挖掘黑龙江浓郁的黑土文化,加强与国际文化的融合,着力打造“世界冰雪旅游名都”、“中国滑雪旅游胜地”等旅游品牌。
时下的北疆,气温持续走低,但越来越多的游人正涌向龙江,冰雪激情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