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电 记者日前从省人事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黑龙江省学科梯队建设工作发展迅速。各单位以重点学科梯队为龙头,以培养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为目标,不断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管理机制,学科梯队工作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创新、产学研结合等各个方面均有长足发展。
目前,全省有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260个,其中带头人285名,梯队成员13545名。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全省重点学科梯队发表论文17574篇。获国家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33项。这些成果的取得,有力推动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
黑龙江省始终把学科梯队建设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和作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点任务来抓。健全组织、科学规划、责任到人。各单位加强对学科梯队的建设投入,增加科研经费扶持,提高科研人员待遇等措施,促进学科梯队的发展。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五”期间,重点学科梯队的实验室面积增加近1倍,设备总值从2001年的1.15亿元提高到现在的3.15亿元。大庆石油学院经过5年的建设,为9个重点学科梯队建成并完善了34个校级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达9151万元。各单位以充足的经费保障重点学科梯队开展课题研究。黑龙江大学“十五”期间重点学科梯队获课题经费1.5亿元。鸡西市人民医院每年设立100余万科技攻关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东北农业大学“十五”期间重点学科梯队科研经费占全校科研经费总额的30%。各单位还把人才建设作为学科梯队工作的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吸引、培养和稳定人才。哈尔滨医科大学设立岗位津贴制度和奖励津贴制度,对获奖成果和发表高层次论文给予5000元至30万元奖励。
各地、各部门还注重学科建设服从于社会经济建设大局,在选择课题、科研方向上,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时代需求,找准切入点,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各企业的重点学科梯队,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哈尔滨汽轮机厂、齐二机床厂一些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