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5日电 依安县把扶贫开发作为促进农民脱贫、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第一实招,通过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启动、高效率推进,使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仅三年时间,这个县共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2684万元,扶持4061户贫困户发展养殖增收项目、3140户吃上了自来水,2660户看上了有线电视,为贫困村配置大型农机具25台(套),同时打人畜饮水井55眼,修砂石路28.5公里、红砖路6公里、水泥路33.1公里,并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先进县。
依安县是传统的农业县份,由于近年来频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导致农民增收步伐缓慢,甚至有部分农民因多种原因返贫。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依安县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特点,全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不断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在资金投入上,该县坚持向上争取、向下挖潜、中间协调的原则,构建起财政扶贫资金、农民出工投劳出资、整合捆绑部门资金、协调社会帮扶资金的多元投入结构。依安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办还多次上市跑省进京,积极与上级扶贫部门沟通,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仅去年,省扶贫办主任陈华就先后8次深入依安考察扶贫工作,使依安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更大的倾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心镇建设村用县扶贫办投入的扶贫养殖贷款,大力发展奶牛生产,经过3年的滚动发展,现在全村奶牛存栏1200头,户均3头,仅靠奶牛一项,该村就一举脱贫,成为远近闻名的奶牛养殖专业村。先锋乡先锋村也是该县扶贫开发重点村,该县几年来共在这个村扶持了7个项目,帮助125户贫困户发展母羊养殖、125户农民自来水入户、购买了1台大型链轨拖拉机、修建了砂石道路3公里、为115户农民安装了有线电视、新建畜牧服务站和卫生所各一处。通过项目实施,滚动发展,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是扶贫开发前的2倍,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通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多年困扰群众的增收、饮水、行路、上学、就医、看电视、土地耕暄、畜牧服务等八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老百姓切身尝到了扶贫开发的甜头。
去年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依安县把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结合在一起。全县组成7个规划小组,深入到26个扶贫开发实施村,逐村逐屯进行实地测绘,高标准编制了整村推进及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时确定并实施了副县级以上领导包扶实施村,实行包规划制定、包资金落实、包项目建设、包工作协调、包长效管理和增收机制的建立,保证实施村实现脱贫并快速发展的“五包一保”责任制度。
在具体工作中,他们重点围绕道路硬化、村屯绿化、房屋整齐化、综合服务社区化、基层管理民主化等“六化”目标全力推进,通过重点投入,努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综合服务水平上实现突破,成为扶贫开发的新亮点。该县坚持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典型村建设。他们结合各村实际,把第三批的26个实施村划分为快速推进型、重点推进型和稳步推进型三种类型。根据各村的类型,制订了不同的推进计划。按照推进计划,在兼顾全面的同时,他们从典型村建设入手,把10个村作为工作重点,集中多方力量,全力以赴狠抓推进。向前乡新合村在去年的扶贫开发中共投入487万元,建成4.1公里的白色路面,建立了畜牧综合服务站和标准化奶站,辟建休闲广场5500平方米,修建铁艺围栏800米,为274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扩建了村卫生所并更新改造医疗设备3台套,建立了80平方米的农村超市。依安县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去年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现场会在该县召开,依安县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得以推广。同时,同时还吸引了孙吴县、爱辉区、讷河市、甘南县以及青海省扶贫办干部600余人次到依安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