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富锦内引外联快发展
2007-02-27 07:28:48 来源:大庆网  作者:丛兴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7日电 走在富锦城乡,处处都能感受到四处喷涌的“富锦气概”、勇为富锦经济振兴拼搏的奋起精神、加强协作、挖掘自身潜力的磅礴气势,以及内引外联、放眼国际的广阔胸怀。全面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富锦掀起了新一轮内引外联快发展的热潮。

  富锦精神:开放大气勇于奋争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改革开放的力度。富锦解放思想的基点在哪里?

  年初以来,一股塑造城市精神的热浪席卷了富锦,打造“诚信睿智、开放大气、勇于奋争、务实创新”富锦精神的大讨论活动开启了富锦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新境界。市委书记刘臣这样阐述富锦精神:“解放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主要的就是做好结合文章,而城市精神的塑造是解放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诚信睿智诠释的是富锦以诚信为本、以睿智为基的城市品格;开发大气代表着富锦树立大市场、大区域的广阔胸怀;勇于奋争代表的是富锦力争上游的勇气;务实创新代表的是富锦既脚踏实地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发展观念。”城市精神塑造成为这个市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起点,贯穿于这个市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保证。

  实施开放带动的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关键在于营造一个留得住人才与资金的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

  优良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怎样创造?改善两个环境,打造两个洼地。市委书记刘臣如是说。

  一是改善人文亲和环境,牢固树立尊重创业者、保护创业者、宽容创业者的人才观,创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从而在富锦形成一个人才、智慧汇合的洼地。

  二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使各种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向富锦,从而在富锦形成一个各种生产要素、各种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全面融合的洼地。

  创建最佳生产生活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富锦在致力于改善软环境的同时,以创建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建靓市进程,打造新锦城。按照打造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把富锦城市功能和品位提升起来,构筑现代城市框架。

  按照“沿江发展、改造老区、完善新区、两翼拓展”的思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吸引农村、周边县市、农场人口向这个市的城区聚集,争取城区人口达到20万以上。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按照区域中心城市的标准和功能要求,加大投入改造老城区。抓好行政办公中心、中心广场、新开广场、沿江风光带等工程建设,牵动城市整体建设和升级改造。

  根据商业区、开发区、居民区3个区域的定位,推进中央大街、东平路、西平路、新开路和同三公路两侧协调发展。改造东平路北段、新开路北段、正大街等主干道路,形成内连外接、环网贯通的道路骨架。经过5年努力,市区道路全部实现硬化。

  完善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场,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和精品住宅小区。强化城市管理,真正实现净、绿、亮、美。加大新上项目环保审查力度,有污染的项目一票否决。

  加强生态富锦建设。做好退耕还林、还湿、还草工作,抓好三环泡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沿江园林风景带,强化市区绿化和城区周边绿化带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南部兴隆岗、东部二龙山、西部锦山等镇为重点,建设中心镇集群,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作支撑。加强通村公路建设,50%以上村屯通水泥路,所有村屯通砂石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争取80%以上村屯用上自来水。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发展沼气和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村镇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优化软环境,提升硬环境,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正在搭建,发展中的富锦正在崛起。

  富锦气势:区域协作优势互补

  打造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富锦正在从“快富者”转变为领跑者。领跑需要凝聚力。怎样把自己打造成“经济磁铁”?

  市委书记刘臣的主张是: “树立大市场、大区域观念,打破地方封锁和市场分割,充分利用三江平原农业畜牧业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以城区为核心,以建三江、绥滨、友谊等农场和县城为重要支撑点,以同三、桦富、富密交通干线为发展轴,着力构建富锦核心圈。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域内各经济板块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克服各自发展的‘木桶现象’,把各自的经济短板补长,实现优势互补、共荣共赢。”

  富锦以统筹区域发展为牵动,大力推进合作拓市进程,形成新板块。

  坚持资源共享、效益共赢,加速农业现代化。抓好与建三江、红兴隆等农垦分局的共建工作,发挥农场农机装备精良的优势,开展跨区代耕、代种、代收作业服务;发挥这个市劳动力密集的优势,组织农民到农场承包土地、输出劳务。积极抓好与农场的科技合作,共建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带。

  坚持龙头共育、基地共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密切与建三江农垦分局及下属农场的合作关系,建立常设机构,互派工作人员,在项目引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共同培育水稻种植基地和绒山羊规模养殖,支持北大荒精制米、鄂尔多斯羊绒加工等龙头企业发展,尽快做大做强。

  坚持政策共享、设施共用,加速社会公共事业一体化。把农场与地方交叉相连的乡镇作为双方城镇化进程的主阵地和经济发展核心区,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共同联手向上争取项目,实行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协调管理。扩大与农场在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领域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使场市社会事业融为一体。

  坚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加强与周边县市的联系沟通,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广泛结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伙伴。加强与绥滨及农场方面的合作,做好富锦松花江公路大桥以及200万亩特大型江灌水稻工程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打造以新天地商厦、温州轻纺商城、百货大楼为依托的商贸中心、以“全国文化城”为名片的文化信息中心、以工业园区为牵动的农产品加工中心、以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中心、以富锦港及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载体的物流集散中心,发挥区位优势,集中建设面向整个三江地区的建筑材料、农用物资等专业大市场,增强富锦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着力提升富锦的综合实力、服务功能和集聚效应。

  破除画地为牢的旧观念,发挥龙头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富锦正在加快场市共建、县市共建、跨江联动的发展步伐,合作多赢,优势互补,富锦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协作发展的强大经济“磁铁”。

  富锦胸怀:南联北开放眼国际

  松江北望,富锦港矗立于桥头。沿着这条黄金水道下行,广袤的俄罗斯市场在发出热切的召唤。发展中的富锦,要责无旁贷地做好连通内陆与俄罗斯贸易的大通道。这是富锦的历史使命,更是富锦的希望所系。

  富锦人敞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内引外联、放眼国际的广阔胸怀,以南联北开为重点,大力推进开放兴市进程,构筑新经贸。

  抓住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北移的机遇,把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对俄资源开发作为招商载体,广泛推介,吸引外资,壮大工业实力。创造良好的经贸政策和通关环境,积极培植有实力、有积极性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重点推进第二港口、富锦港国际物流园区建设,争取过货量超过100万吨以上,建成国际水铁联运港,恢复和稳定发展对俄客运旅游航线。

  抓好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扩大对俄农产品出口规模。抓好进口木材深加工园区建设,打造全省木材加工基地。加快对俄资源开发步伐,争取土地开发达到30万亩以上……

  整合区域资源,大力南联北开,打造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富锦,正在重构经济的腾飞方式。拥有敢当大任的精神、区域合作的气势、兼容并蓄胸怀的富锦人,正在使这片黑土地变成一块激情创业的热土。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