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日电 2006年,齐齐哈尔市劳务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85.4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2.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7.4%,占据了农村经济的三分之一。
齐齐哈尔市加大开发力度,拓宽转移渠道。他们通过亲戚帮、能人领、中介带、政府转等方式,向国内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劳务39.2万人;利用乡村自建、“能人”帮建、领导辟建、政府组建等形式,在北京、青岛、大连、苏州等地建立500人以上的劳务输出基地587个,转移农村劳动力23.7万人。向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输出劳务7400人。讷河市龙沙区明星村仅一个村就向韩国、日本、俄罗斯转移输出349人,全村42%劳动力在国外赚钱。
开展多种形式劳务对接,搭建市场平台。一年来,全市670多名县、乡、村干部走出去考察外埠劳务市场,签订5.76万人的劳务输出协议。全市各县(市)、区与长三角地区的33家用工企业签订43份用工合同,协议输出1.14万人。全市通过124家国办劳务中介所、7家民办中介机构与外埠用工企业和中介组织对接,输出农村劳动力6.4万人,电工电子、服装缝纫、保安、家政服务等知名劳务品牌正在成为京津、长三角地区的抢手人才。
齐齐哈尔市还组织2300多名县、乡、村干部深入农村,对7.34万农民进行电工电子、服装缝纫、美容美发、保安、家政、汽车修理、厨师、计算机等专业培训。培训农民工就业率达88.2%。
该市还为农民及时建立档案。目前,全市已有64个乡镇开展劳动力转移模式化乡镇建设,在北京、大连、满洲里等城市建立280处农民工月艮务站,164个农民工工会组织,110个党支部,136个各类劳务协会,为农民工提供了信息、互助、解因、维权、培训等服务。如今出租车司机、依安亮心大姐、龙江保安、讷河美容美发等已经成为龙哥龙妹在全国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