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日电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2006年底,全省还有88万人没有实现就业。今年全省劳动保障工作将坚持民生优先,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据了解,2006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8.9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5%。尽管超额完成了任务,但全省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求职大军日渐庞大。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我省很多企业纷纷改制,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员。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增加,纷纷涌入城市,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同时,我省每年还有约20万名初高中和高校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
另一方面,社会消化吸收用工者就业的能力有限。受经济发展速度的限制,我省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而经过几年来的岗位开发,许多领域已无吸纳就业的潜力可挖。
求职者素质和技能有待提高。我省下岗失业人员中,多为技能较差的中年人,一些高校毕业生也缺乏技能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导致就业市场上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大。
另外,优惠政策落实不平衡,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的操作办法仍有较高的门槛,一部分企业和下岗职工无法享受,一部分职业介绍和培训机构积极性不高。由于手续仍很繁琐,银行和下岗失业人员对小额担保贷款都不积极,影响到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愿望的实现。
针对这些情况,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秦玉德厅长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活动、取得基本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就业问题。2007年,全省劳动系统要将就业工作作为重点,以社会保险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为重点,建立资金使用管理新机制,抓好资金计划、使用考核评估、“以奖代补”、项目化运作、监督管理五个环节,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组织实施“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大中专院校与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春季、秋季招聘大会”和“送岗位进校园”等6个专项活动,推动就业服务项目化,促进“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
另外,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创办各类小企业,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进一步扩大小额贷款发放规模,完善和落实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推进信用社区建设,实现小额贷款与创业培训的良性互动,扶持自主创业,深入推进全民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