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百姓说心里话政府办实在事——访省社会科学院王爱丽
2007-03-06 10:04:3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吴利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6日电 近年来,黑龙江省非常重视民情民意的调查。日前,就怎样才能科学地做好民意调查,做好民意调查对政府决策会起到哪些具体的作用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爱丽。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从事过大量民意测验的王爱丽感慨地说,尊重民意应当成为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催化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全面科学地了解民意,并透过人们的意见、愿望表达来把握民意的真正诉求,既是政府检视自身工作成效的一面镜子,也是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转化为惠及全民举措的指示器。

  王爱丽说,这些年来,社会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民意调查,为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党的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黑龙江省社区发展、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旅游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农民工的市民化、省情县情研究等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民意调查,积极发挥作为政府“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缺少学术性的民测机构

  王爱丽说,“民意测验”在世界范围内已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如今已成为国家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一种标志,社会认识的一种科学方法。

  王爱丽认为,近年来黑龙江省各级政府不断广开言路,大大拓宽了民意表达的渠道。但是,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仅有一些商业性和学术性的社会调查机构,尚无针对民意调查的专门研究机构。仅有的涉及民意的调查中还存在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以及独立性等问题。王爱丽指出,严格科学的民意测验从方法学上属于社会学学科范畴,需要社会调查学、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的方能驾驭,因此,应该由具有社会学专业背景的学者担纲主要角色。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研究者必须保持“价值中立”,唯如此,才能保证调查的客观真实。

  -“民意测验”须多方互动

  王爱丽说,目前,中国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而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即进入了社会结构转型的临界点。这个时期更需要各级领导能敏锐地观察把握民意的新动态,防患于未然,也就更需要民意测验。但目前从黑龙江省省情来看,绝对独立的民意调查机构是难以担此重任的,须多方互动。

  王爱丽认为,这就需要相对独立的民意调查机构在政府、大众传媒和民众之间建立起反应灵敏、表达渠道畅通的互动平台。在民意调查机构与政府间,前者可以定期向政府发布“舆情通报”、“民意新动向与专家建议”等,政府则可以随时将急需了解的社情民意问题委托给专门的调查机构来做;在民意调查机构和民众间,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不定期发布舆情,除了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站网页去发布。在政府与民众间,可以通过大众传媒“舆情对话”、“民意访谈”来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