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6日电 昨天早上一上班,哈尔滨市道里区一中学班主任杨老师在检查两天前周末布置的作业时发现,班上竟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完成,还有一些同学字迹潦草,写作业很不认真。杨老师又着急又无奈:开学快一周了,孩子们的心还没有收回来。对此,青少年心理专家表示,孩子们的反应属于长假过后突然改变生活状态的心理不适应,老师和家长可以组织集体活动、重新设定时间表等,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杨老师告诉记者,她带的初三年级功课很紧张。去年放寒假前,考虑到假期之中有春节,开学时还没过完正月十五,怕孩子们“玩疯了收不回心来”,便特地布置了一些功课,并通知学生开学就测验。可开学后,班上竟有一名学生外出旅游未归,很多学生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写作业明显是在对付,甚至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处于“心散了”的状态。
记者从哈尔滨市一些中小学了解到,开学近一周,每个班都有一些还未进入状态的学生,他们还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早上不想起床上学,进了课堂没有精神,老师讲课听不进去,家长和老师为此很着急。
几天来,团市委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接待了数十名咨询此类问题的学生家长。据该中心主任张大生博士讲,每到开学时,部分孩子都会出现这种反应,心理专家称之为开学综合征。一个多月的假期,使很多孩子改变了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精神上也完全地放松了,再加上刚刚过完春节,孩子的心理还处在娱乐状态,对于重新开始的学习生活会出现短期不适应,甚至厌烦。
专家建议,家长可在开学后让孩子“收心”,制定时间表,让他们按正常作息时间学习、生活。开学后,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如班级篮球赛、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集体的氛围,尽快适应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