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6日 题: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
【雷锋车队】
哈尔滨市雷锋车队成立于2000年。目前,雷锋车队已拥有300多名雷锋号驾驶员,志愿者达7000多人,去年一年就新增志愿者2500多人。这些志愿者大多是来自高校的学生,每年都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据介绍,“雷锋号”驾驶员们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乘客遗失的钱物,能做到拾金不昧,至今所拾钱物折合人民币286万元,其中现金及大部分物品都及时地返还失主,但还有些物品经过多方努力至今仍无法找到失主,“雷锋号”车队将这些物品捐赠到哈尔滨市各个社区的“爱心超市”,去救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爱心去温暖更多的人。七年来,“雷锋号”车队以弘扬雷锋精神、帮助弱势群体为己任,不仅持之以恒地帮助弱势群体,而且为来哈投资的中外客商提供免费热情服务,至今受益者已达7万余人。
【雷锋小学】
哈尔滨市南岗区的雷锋小学,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小学。这所学校从1987年与抚顺市雷锋生前所在团确立“共建”关系后,将“雷锋精神”定为校训。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学习雷锋成为雷锋小学全体师生的必修课,至今已有20年了。
雷锋小学1990届毕业生于淼回忆说:“当年我们校门前是交警队的先锋岗。当时,我们经常给岗台上的交警叔叔送水。我们毕业后,‘接力棒’又交给下一届的同学。我们还经常去抗联老战士冯奶奶家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唱歌跳舞,课余时间还在公交车上报站名、宣传交通法规等。”
现在,雷锋小学的学生们始终坚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诠释着“雷锋精神”的内涵。记者在学校存档的成摞的历届雷锋小分队活动记录中看到,20年来同学们做的好人好事无法统计,但从孩子们稚嫩的笔触中却可以读出孩子们通过不同类型的学雷锋实践,已经让学雷锋成为惯性,成为一种本能。
【雷锋热线】
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红专西段社区,谁家下水堵了,哪个庭院的灯坏了,谁家吵嘴闹意见了,居民们都会拨打社区的“雷锋热线电话”,一天内问题肯定能解决。这部“雷锋热线电话”,其实是社区居民李俊熠的私人电话。
66岁的李俊熠入党已经20年,曾在雷锋所在部队服过役,
雷锋精神对他影响很大。
2005年6月,李俊熠在社区把自己的小灵通号码公布出去,并承诺只要邻居有需要,可随时拨打他的电话求助。
今年正月初三晚上,一位邻居打来电话求助,原来这位邻居已经70多岁,独自一人居住,不知为什么家里突然断电。维修过程中,李俊熠发现工具不合手,他突然想起,好像有位邻居有专业工具。于是,李俊熠一连跑了十多个单元、爬了数十层楼借来工具,3个小时后,满头大汗的李俊熠终于把那位邻居家的故障排除了。
【雷锋储蓄所】
2002年10月,一个由黑龙江省工商银行行长朱立飞提议、总行批准的品牌储蓄所,在哈尔滨市革新支行应运而生。它,就是用英雄名字命名的雷锋储蓄所。
雷锋储蓄所的前身是工商银行革新支行第一储蓄所。“走进雷锋所,心系雷锋魂,雷锋形象永相伴,客户需求记在心……”这是雷锋所的所歌。
雷锋储蓄所35名员工的工作胸卡,依次为“雷锋1号”至“雷锋35号”。70多岁的赵大娘是雷锋储蓄所的老储户,老伴常年有病。雷锋储蓄所主动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任务。所里“青年文明号”负责人武春波带领同志们为老人买粮、买菜,帮助老人换煤气、存取款。他们给老人过生日,帮老人糊窗户。老人住院他们轮班护理。老人感动得逢人就说:“雷锋储蓄所的这些年轻人个个都是好样的!”
【雷锋公交车组】
雷锋公交车组是哈尔滨公共电车总公司在2003年设立的。目前,该公司已经在105、106、107等20多条公交线路上设立了“雷锋车组”。
哈尔滨市公共电车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设立雷锋车组是为了让乘务员、司机学习雷锋,更多地为市民服务。雷锋车组的乘务员和司机都是热心为乘客服务的楷模。“大爷,您慢点!”“哪位同志给抱小孩的妇女让个座位。”这样关爱的话语在雷锋车组的车上时常听到。在106路雷锋车组的车上,一个孕妇因为晕车而吐在了车厢里。周围的乘客都嫌脏,连连抱怨“要吐就下车啊”。而该车乘务员却很关切地询问孕妇的身体状况,递上了面巾纸和矿泉水,拿起扫帚清理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