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8日电 7日上午,在全省“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7周年纪念大会暨保障妇女权益法制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记者采访了几位获奖代表,作为优秀女性的代表,她们没有过多地展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是将目光聚焦在现代女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上。
陈文斌(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就业设置性别门槛优秀女性就业也难
目前,东北林业大学中女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42.1%,女性在教学、科研领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然而,女大学生和高知女性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许多用人岗位以性别之需将众多女性拒之门外。从学校每年毕业生就业率看,男生明显优于女生。严峻的就业压力使得不少优秀女大学生在拿到硕士学位后,仍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些人不得不继续读博。更残酷的是有相当数量的高知女性就业后不敢结婚,结婚后不敢要孩子,生怕砸了来之不易的“饭碗”。
女性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解开这个难题不仅要靠女性自身要有本事,还要靠政府来调控,不要人为设置性别门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使更多的优秀女性有业可就,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高丽萍(哈医大一院急诊科护士长):
女性自杀事件增多应提高心理承受力
前几年,因遭遇家庭暴力来门诊就医的外伤女性病人居多,这两年,家庭暴力致伤者明显减少,服药自杀者有增多趋势,年门诊抢救量近五百人,其中学生占相当比例。在这些自杀者中,10%左右的人是因家庭暴力导致自杀;40%多的人是因家庭矛盾或感情问题走进了死胡同;近半数以上的人是因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长期心情郁闷及身患重病,女学生自杀者中多因学习压力大、早恋和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造成。
女性朋友选择自杀来逃避压力和所遇困难是愚蠢之举,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希望女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乐观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千万别走轻生之路。
周敏(黑龙江省通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走出自身认识误区急需法律维权指导
女性维权面临诸多问题,有来自社会的,但更多的是自身的误区。有的人常年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却硬撑着,怕说出去丢人;有的人面对丈夫的精神虐待,只会流泪;还有的人为了保住工作,竟然会签下30岁前不生孩子的合同,这样的侵权事例特别多,妇女在心理健康和自身维权上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指导。
如今女性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建议在民营企业中建立妇联组织,让企业员工离“娘家”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