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9日电 题:她们为祖国守望——黑龙江车地营子女子民兵观察哨
在祖国东北边陲,有一个完全属于女性的边防哨所,哨兵们虽不穿军装,却与边防官兵职责相同;在高高的哨塔上,在不足10平方米的观察哨位上,守望着祖国的边疆。她们就是黑龙江省边防某团“黑河好八连”所属的车地营子女子民兵观察哨的女哨兵。
女民兵驻扎观察哨
“北疆巾帼不让须眉,兴安白桦守望边关”,一位书法家到黑河车地营子采风,听到她们感人的事迹,亲手为哨长别秀珍题词,这也是对哨所女民兵的真实写照。
1969年,为了弥补边防连队力量不足,经上级批准,在车地营子建起女子民兵观察哨。最初,她们在黑龙江边的悬崖峭壁上选一棵粗壮的大树,用木棍在树杈上搭起了简易观察哨。就这样,第一任哨长武翠红领着5位女民兵走上了哨位。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女民兵配备了枪支弹药,荷枪实弹,昼夜执勤巡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们多次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并多次受到表彰。
一守就是26载
现任哨长别秀珍,18岁开始站岗,“岗龄”已有26年,送走了九任连长。“能和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共同守边护境,是我们最大的光荣”。谈起哨所的事,别秀珍大姐一脸自豪:“车地营子观察哨位于‘好八连’重点观察地段,常年由女民兵负责观察勤务。”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沿边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昔日冷寂的风雪边关,小城黑河一时商贾云集,边贸如火如荼,黑河口岸一夜之间火了起来。当时有投资商形容,黑河遍地是黄金,想不赚都难。当时,女民兵每月仅拿300多元钱。亲朋好友劝别秀珍离开哨所,回家经商,可她说啥也不放弃这个岗位。和她一样坚持的还有另一位女民兵李贵凤。
她们成为“国门女卫士”
1997年6月,“黑河好八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女民兵们高兴地到连队庆贺,并在连队的国旗台前宣誓:以“八连”为榜样,站好岗、执勤好,当好“国门女卫士”。女民兵们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们用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这几年,哨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八连连长聂春波说起女子民兵哨所,赞不绝口。“别大姐带领民兵协助连队堵截企图越境人员2起5人次,立了大功啊!”
去年12月的一天,江面上风雪弥漫。“越是这种天气,越容易发生越界事件。”机警的哨长别秀珍通过望远镜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向主航道移动,“有人要越界,快报告连队指挥室。”别秀珍一边命令哨兵李贵凤向连队报告,一边向越境分子跑去。她边跑边向其喊话。看到是个女的,人高马大的越境分子放出狠话:“多管闲事就弄死你!”别秀珍没有被吓倒,一边与其周旋一边等待援兵。当看到连队车辆的灯光时,她冲上去紧紧抱住了这名企图越界分子。
她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人,但军魂早已融入了她们的血脉,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个瑰丽的音符,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边关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