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3日电 近日,哈市南岗区松明街28号的居民王国栋反映,眼看要到退休年龄了,可是由于厂子黄了,档案丢了,如今他养老、医保都没有,以后的生活没有了着落。
王国栋说,他今年57岁了,12岁时由其父亲带领,到哈市前进自行车修配铆焊厂做工,次年转正,成为一名铆焊工。1982年前后,因腰疼休了病假,半年后还是无法上班,厂里给他停发了工资。1985年,身体康复后,他才发现厂子已经黄了。原来,工厂于1983年倒闭,听别人说他的劳资关系和个人档案合并到了哈市汽车白金厂。他多次找到汽车白金厂,却始终没有结果。
王国栋说,年轻时,也没太着急,靠在街边修理自行车维持生活,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找回档案,参加各种保险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了。
2005年,《哈尔滨市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补办认定办法》出台后,王国栋的小儿子王政才开始替父亲艰难地寻找当年丢失的档案,为了证明王国栋当年是工厂的正式职工,他走访多位当年和父亲一同工作过的老同事、老领导,并先后拿到数份证明材料。
该办法规定,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由对档案丢失、损毁负有责任的单位向所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办理认定手续。然而,当王政才拿着各种材料,找到合并后的自行车修配铆焊厂的主管部门某轻工资产经营公司后,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因当年的原始材料已全部丢失而无法提供补办档案所需的原始材料。
记者从哈市劳动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提供不出相关的的原始材料,丢失的档案无法补办。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