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绥化市科技创新“燃”起民企创业激情
2007-03-14 14:09:4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树林 李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4日电 近年来,绥化市通过科技不断的创新,推进“全民创业工程”,创造和谐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走进肇东、安达这两个项目开发区,可谓“春色满园”,林立的脚手架,劳碌的身影,气派的厂房,到处呈现出生产建设的勃勃生机。肇东项目开发区规划了“五园区两中心”,启动区内新落户大项目11个。而安达项目开发区也有6个入区项目开工建设,上海园和工业园区、温州工业园区等经济园区已初具规模。这两个科技含量高的开发区已成为绥化市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台。

  近年来,绥化市涌现出150多家由小到大,呈规模扩张的有较强牵动力的骨干企业。如今,该市非公有制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实现了由低层次向科技创新的跃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据统计,绥化市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238户。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星火计划技术创新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3户、3户、7户。45种产品分别填补国家空白;获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各为1个、18个。这些企业不但是当地的创税骨干,而且也是绥化市科技和产品创新的领头雁。北林区的黑龙江佳地公司2000年成立后,注重科技创新,拥有了两个全国唯一,一个是全国保健品行业唯一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大豆皂甙的提取、生产与加工;另一个是中国唯一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在纯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的国家专利技术。绥化在园区建设、商贸流通业上,让超市、连锁、物流、专卖等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也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插上了腾飞翅膀。

  据统计,2002年时绥化市非公有制经济仅为10.8万户,实现增加值118亿元,占全市GDP的36.8%;而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发展到15.3万户,实现增加值177.6亿元,占全市GDP的45.2%。非公有制企业年均实缴税金为3到5亿元。每年净增就业岗位1.3万个,从业人员已达到33.6多万人。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