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5日电 液晶、等离子电视、助力车没有“三包”规定,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夸大宣传,2006年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共接待消费者来访、来函、咨询15万余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1192件,解决1133件,解决率为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3万余元。据哈尔滨市消协14日提供的数据显示,较往年相比,2006年哈市消费者投诉呈现八大热点。
热点一:
高端电视问题多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等离子电视已走进百姓家庭,2006年液晶、等离子电视占总投诉量的2.3%。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一是质量参差不齐。二是利用消费者对液晶、等离子的概念比较模糊,夸大宣传产品功能。三是售后服务无保证。
热点二:
助力车质量难保证
助力车是一些特殊人群的代步工具,随着需求量的增加,投诉量也在增多,2006年有关助力车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1.2%。问题主要涉及:一是质量不过关。二是售后服务不规范。三是有的销售商将摩托车当成助力车卖。
热点三:
MP3、MP4投诉升温
MP3、MP4产品作为新一代数码视听产品,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投诉的数量较往年相比有所增加,2006年有关MP3、MP4产品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4.9%。问题主要涉及:一是品牌众多、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售后服务不到位。三是有的销售商将视频MP3冒充MP4出售。
热点四:
食品卫生、安全惹人忧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一直是百姓关注的热点,也是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2006年有关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8.5%。问题主要涉及:一是销售过期食品。二是食品含有异物。三是绿色食品不绿色、无公害食品标注不规范。
热点五:
保健食品、器械夸大宣传
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和保健,对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械的需求量逐渐加大。2006年该方面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6.2%。问题主要涉及:一是健字号产品当准字号产品卖。二是夸大保健器械的治疗功效。三是利用权威认证、惟一推荐等方式销售假冒伪劣的保健食品、保健器械,欺骗消费者。
热点六:
伪劣农资坑农不浅
2006年有关伪劣农资方面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4.6%。问题主要涉及:一是农用车的质量不合格,售后维修质量差,维修网点少。二是种子的发芽率过低,对于有特殊地域气候要求的种子,出售时未作事前说明。三是经营者、售后服务推脱责任。四是经销掺杂掺假、销售假冒过期的农药化肥。
热点七:
电信服务雾里看花
电信行业一直是百姓非常关注的热点,2006年电信行业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7.7%。问题主要涉及:一是电信企业收费透明度低,计费不准确。二是利用短信进行诈骗。三是垃圾短信泛滥。四是上门推销IP卡,不正常折扣,计费存在误差。
热点八:
购物返券陷阱多
商场在销售过程中频繁采用购物返券手段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有的商场之间甚至不惜赔钱进行火拼。2006年该方面的投诉占总投诉量的3.6%。问题主要涉及:一是涉嫌价格误导。二是变相捆绑销售。三是规避法律责任。四是提高原价,虚假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