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友在井下检查排水注氮管路。 |
东北网4月3日电 日前,鹤矿集团富力煤矿南二层278采煤工作面出现发火隐患,鹤矿集团富力煤矿副矿长丁光友得知后,全然不顾白天下井的疲劳,连夜从家赶到矿上,深入井下组织排隐患,对该隐患进行打钻注水、注灭火剂,由于他把防水衣让给工人,全身被水淋湿透,但仍然坚持工作到第二天早上,升井换完衣服后,又赶到井下与工人一起排隐患,一天下了三次井,直至把隐患彻底排除。他这种跟班排除隐患的作风,别人都觉得很难做到,但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他就是以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脚踏实地的作风,率先垂范的行动,树立了煤矿干部的新形象。
2003年8月,丁光友担任鹤矿集团富力煤矿副矿长之时,富力矿的“一通三防”工作基础薄弱,困难重重,任务艰巨。为此,他从抓基础、打基础入手,深入井下了解情况,结合实际,组织制定了《富力煤矿加强“一通三防”管理百条规定》。完善了矿和通风区“一通三防”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了各级技术人员的责任,重新划分了采掘区和通风区的工作任务和标准,做到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层层落实,使全矿“一通三防”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在实际工作中,丁光友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既当好现场“指挥员”,更当好“战斗员”,每月下井都在25天以上。他坚持深入井下现场查隐患、抓落实,不论工作面远近,不论工作面条件好坏,只要哪里有场子,他就检查到哪里,工作在哪里,走遍了井下所有的巷道和工作面,对全矿的“一通三防”工作了如指掌,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了工作上。特别是在会战中干在前,紧要关头冲在前,工作最需要指导、最需要把关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干部和职工面前。
链接
丁光友,1959年1月出生,1987年12月入党,现任鹤矿集团富力矿副矿长。
丁光友创新意识强。在防治自燃发火方面,大胆使用热电厂废料(粉煤灰)作为防灭火充填材料,不但“变废为宝”,还填补了矿井防灭火领域的空白,此材料的应用保证了鹤矿集团南山矿两个综采面年产破百万目标的实现,创造价值800余万元。撰写的论文《综采放顶煤开采综合防火技术》获得了省煤炭学会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