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企业党建在振兴中加强
2007-04-05 10:03:4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5日电 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将加强企业党的建设作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构建和谐龙江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推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企业生产与效益同步较快增长,使之成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推动力。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更加顺畅。紧紧围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明确企业党组织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职责、作用,逐步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制度和机制,初步形成了国有企业党委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协调运转的格局,从制度上保证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充分履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职能。目前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党委(党组)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比例达到60.5%,其中党委(党组)书记进入董事会的比例达到96.3%。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整体功能不断提升。省委将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有力保障,以深入开展创建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为抓手,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为保障,坚持全面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素质建设,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经营业绩明显提升。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依法管理相结合,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公开招聘了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健全了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为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发展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党的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省委将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党组织作为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影响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黑龙江省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五年规划(2006-2010)》,并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发展趋势,采取“抓大带小”的办法,把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截至2007年3月份,全省近2000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织建率达到62%,应建已建率达96%。

  活动载体不断创新,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明显。适应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需要,省委以“先锋工程”为总载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为党员服务群众、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促进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开展活动。在全省国有企业中深入开展了创建“六个好”企业党组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为振兴做贡献”等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了创建“五个好”党组织、“为党旗增辉、为企业增效”、“党群一帮一”等系列活动,有效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下大气力抓好停产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党建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省委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的难点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企业改革改制进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加大停产、关闭、破产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力度为保障,促进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稳定和发展。2002年下发文件,明确了在企业停产、关闭、破产期间,企业党组织不撤,隶属关系不变,党组织和党员要充分发挥作用。在全省推行了党员干部与困难企业职工“一帮一”、“多帮一”活动,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