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摘去时尚面纱 保龄球还能在哈尔滨“滚”起来吗?
2007-04-08 12:31:2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8日电 近日,在媒体工作的何女士和朋友吃过晚饭后,提议大家一起去玩一玩很久没有打过的保龄球。她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朋友们的响应。可是他们先后去了几家在哈尔滨市曾火爆一时的大型保龄球馆,竟然没有一家在正常营业。这些球馆不是已经关闭了,就是贴着正在装修的告示。

  曾经代表着时尚与身份的保龄球运动,真的退出哈尔滨市市场了吗?3月28日,记者来到市工商局进行查询,查询系统中只出现5家与保龄球有关的企业名称,其中两家是专门经营保龄球设备的公司,剩下的三家企业分别是位于南岗区的哈尔滨博恩保龄球有限公司、五常市运盛保龄球馆和位于呼兰区的哈尔滨三发保龄球娱乐有限公司。这三家球馆中,位于五常和呼兰的两家,分别在2004年和2006年注销了营业执照。也就是说,从市工商局的查询结果来看,目前哈尔滨市还在经营的专业保龄球馆,只有位于南岗区的博恩保龄球有限公司。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博恩保龄球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家球馆的大门紧闭,高大的玻璃门上贴着装修停业的告示。透过玻璃门可以看见里面灰尘满地,据附近的居民讲,这家球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营业了。

  1

  曾经的“朝阳产业”变成“短命行当”

  说到保龄球今天的衰落,曾在多家球馆当过管理人员的陈俭一脸无奈。

  据陈俭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保龄球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哈尔滨市出现,投资者对开办球馆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在当时建一家球馆最少也需要上百万元的资金,而要建一家大型的球馆则需要几千万元,但这并没有挡住投资者的脚步,保龄球馆投资虽大,可它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被称作“朝阳产业”。

  陈俭说,那时,打一局保龄球最高的价格是38元,保龄球馆内饮品的价格也都在一瓶10元左右,这个价格不菲的运动一度成为身份的象征。一个有12条球道的球馆,一天的营业额最高时可以达到7万多元,平时也可以达到两三万元,20条道的大型球馆日营业额最高能达到10万元。在球馆里经常出现顾客排队等球道的情况,一些热衷此道的人士还为自己置办了专业的服装和自用的保龄球,而一些赶时髦的人为了能玩上比较便宜的保龄球,半夜“出更”,享受午夜场的低价。

  消费者的热捧加上投资者的倾力打造,哈尔滨市保龄球馆的数量在短短的两三年内急剧膨胀。据粗略统计,高峰时,哈尔滨市的大小球馆有近40家之多,球道共有450余条,仅在南岗区大直街上就聚集了7家球馆。当时最大的两家球馆要数东方和博恩,每家都拥有36条球道,称得上是哈尔滨市保龄球馆中的“旗舰”。

  可惜的是,保龄球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日子并不长。2000年起,由于多种原因,保龄球馆出现了“崩盘”。

  2

  恶性竞争和时尚“过气”要了保龄球的“命”

  “保龄球馆出现‘崩盘’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陈俭说。

  据陈俭介绍,恶性竞争是导致保龄球行业迅速衰退的直接原因。早在1998年,就有业内人士发出“哈尔滨市保龄球市场已趋向饱和”的警示。可是,在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这个警示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新的保龄球馆还在不断涌入,不仅如此,新建的球馆越来越豪华,而且球道也越来越多。球馆多了,打球人的选择也就大了,保龄球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吸引客源,各家球馆纷纷打起降价的大旗。晚场黄金时段的价格从最高时的每局38元降到了每局12元,而上午场的价格更是降到了每局3元钱。

  价钱降了,保龄球行业的利润也跟着急剧缩水。一些球馆由于少人问津,甚至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很多球馆纷纷关门或转项。

  保龄球价格下降以后,球馆的服务水平也跟着相应降低。据了解,一条球道的价格在30万元左右,球道每年都需要进行一次养护,而每条球道每次的养护费用需要2万元左右。一个有12条球道的球馆,每年仅养护这一项就需要20多万元,这笔费用对已经风光不在的保龄球经营者来说很难应付。除了球道,一些场馆的球和球鞋的保养都很难跟上,打球环境更无法与过去相提并论。服务降了,打球者自然也就越来越少。没有了消费者的支持,球馆也自然就像失去了水的鱼。

  陈俭认为,玩球者观念上的认识也是保龄球行业迅速衰退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在保龄球业鼎盛时期,很多人玩球都是为了赶时髦、追流行、显身份,并没有把保龄球当作一项非常有益健康的活动。时尚是短命的,当时尚人士热情逐渐退却之后,就失去了对保龄球的爱好,转而追捧新的时尚事物。

  3

  以“运动观”看待保龄球的忠实消费者也许能为此球“保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大型的专业球馆已经倒闭,但保龄球并没有完全退出哈尔滨市市场。在哈尔滨市的一些星级宾馆和度假村内,一些中小型保龄球馆仍作为康乐设施存在。哈尔滨市忠实的保龄球爱好者则是这些球馆忠实的消费者。

  据了解,目前在哈尔滨市的华驿大厦、龙运大厦、天鹅饭店、波斯特酒店、黑天鹅度假村、月亮湾影视城和昆仑酒店等地还都保留着保龄球馆。但这些球馆无论从规模还是消费者的数量,都已经无法和前些年保龄球鼎盛时期相比。

  记者来到华驿大厦保龄球馆,10条球道有6条被消费者使用着。正在打球的徐滨告诉记者,他打保龄球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经历了保龄球从鼎盛到衰落的全过程。以前保龄球的价格太高,每次都只能约朋友在周末的时候去打午夜场。后来保龄球降价,他把打保龄球当成了一种健身运动一直坚持,现在平均每周都要打两三次。

  将保龄球作为日常健身运动的,还有在哈尔滨市税务部门工作的王江。王江说,之所以选择保龄球作为健身运动项目,是因为很多单人运动项目都很枯燥,而保龄球因为它独特的记分系统,即使一个人打也有一种竞赛感,不会感觉到乏味,因此比较容易作为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

  王江说:“现在有的球馆推出了会员制,花600元钱买一张会员卡可以打200局。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打一局保龄球相当于慢跑20分钟的运动量,每天打两局就相当于慢跑40分钟,这个运动量对我来说刚刚好。这样算下来每天只需要6元钱,比去健身中心还要便宜。”

  现在频繁出入保龄球馆的都是将保龄球当作运动项目而非时尚游戏的市民,看好这个稀少但稳定的人群,一些商家又重新将目光投向保龄球。天鹅饭店内的鼎鸿保龄球俱乐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俱乐部是一家全国连锁型的保龄球俱乐部,最早开办在牡丹江市。2004年进入哈尔滨市后,先后收购了天鹅饭店和昆仑酒店内的两家保龄球馆。她解释,俱乐部之所以会在保龄球衰落期进入哈尔滨市,是因为收购球馆的价格相对低廉。

  业内人士认为,保龄球业的盛衰起伏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属于正常现象,保龄球市场资源的重新调配更是其走向成熟的必要一步。目前,哈尔滨市保龄球行业经过了衰退期之后,已经走向成熟期,只要保龄球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能摒弃急功近利的经营观念和方式,追求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洗礼的保龄球业终究会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4

  黑龙江省保龄球运动水平处于全国中上游位置

  据前任国家保龄球队教练兼哈尔滨籍队员张鹏介绍,目前,在国际上有两大顶级保龄球赛事,分别为世界保龄球锦标赛和世界杯保龄球大赛。虽然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将保龄球运动列为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但我国保龄球队的水平不落后,尤其是我国女子国家保龄球队的成绩更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去年的世界级保龄球大赛中,我国女子国家保龄球队还夺得了冠军宝座。男子国家保龄球队在世界上也处于中上游位置,曾在2003年的保龄球亚洲锦标赛上夺得过冠军。

  据张鹏介绍,黑龙江省保龄球选手的水平在全国也处于中上游水平,这和一些保龄球馆坚持举办各类比赛、为选手提供锻炼机会是分不开的。比如华驿大厦保龄球馆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冰雪杯”全国保龄球比赛,吸引了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路保龄球选手前来参赛。

  张鹏说:“如果人们更多地把保龄球当作健康运动,那么保龄球就会迎来新的春天;而保龄球运动在哈尔滨市的逐步复苏,会有更多的球手脱颖而出,为黑龙江省的保龄球运动成绩作出新的贡献。”

  资料:

  现代保龄球运动起源于公元3-4世纪德国的“九柱戏”。当时的天主教徒在教堂的走廊里安放木柱以象征异教徒和邪恶,以石球地滚击之来赎罪、消灾、辟邪。后来,9瓶制保龄球游戏逐渐发展成为欧洲民间的体育运动。

  17世纪,荷兰移民将9瓶制保龄球带到了美洲。这种运动进入美国后,美国人对9瓶制保龄球进行了改革,创立了10瓶制保龄球。19世纪保龄球运动开始传入我国。1984年,国家体委将10瓶制保龄球列为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项目。1985年,中国保龄球协会成立,并随后代表我国加入亚洲和国际保龄球组织。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