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0日电 时隔一周,记者暗访的两家黑屠宰点现状如何?8日,记者再次踏访位于道里区的小榆树屯和后赵家屯,发现两家屠宰点的工人依然忙得热火朝天,生意照旧红红火火。从各种信息来看,没有任何部门、个人对两家黑屠宰点有过干涉。
8日15时15分,天降大雪,地面泥泞不堪。记者所乘微型车艰难地驶进小榆树屯。在“老江”家,门前的大树趟里拴着5头牛。记者走进大门来到前院,这里就是第一次暗访时记者看到的屠宰场。一股腥膻味扑面而来,一头牛刚被撂倒,躺在满是脏水的地上,一个屠夫正在扒牛皮,另一个人正使劲地拽着一头哀号的牛进来,两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记者看到,“老江”正在里屋跟人谈着什么,似乎是价格的事情。为了安全,记者佯装走错地方,离开了。
随后,记者驱车赶往邻屯的“马老太”家。这次,记者见到了马老太家的户主“老马”。老马似乎比以前更忙了,在前院右边的仓房里,记者看到3个一米左右高的大桶里装满了牛骨头,几张血淋淋的牛皮堆在一边。老马家的屠宰场在后院,这次老马没有让记者到后院看,记者透过窗户才看到后院的情形,一头刚被宰杀扒完皮的牛躺在地上冒着热气,牛的骨架内脏都被堆在院子一边,一个人正在卸牛肉。
老马大名马士财,他说他家干这行没几年,他儿子住在对门,也做着生牛屠宰生意,两家每天杀10头牛左右。记者声称手里有100多头牛想尽快处理,老马说能收,记者问价格方面怎么定,他说你每天拉一车过来,钱一天一结。记者看到简陋的屠宰场里根本没有检疫设备,于是说:“我的牛有点小毛病也没问题吧?”老马迟疑地说:“你拉来看看再说。”
这时,一个电话打来,从双方的对话中可以听出似乎是道里区的一个肉贩子。老马对着电话不停地埋怨对方打款不及时,手头的钱都不够买生牛的了,并警告对方:“再不及时打钱就不给货了。”
两家宰牛户的生意正火,黑屠宰产业链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