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历史之最系列报道之——GDP增长速度最快
2007-04-12 20:36: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2日电(记者 雷蕾 李越峰)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年间,黑龙江省生产总值先后突破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大关,2006年达到6216.8亿元,年均增长11.1%,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达到2049美元。

  黑龙江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扩大开放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贯穿于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之始终,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环境的大改善,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从整体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优化

  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创建优良的法制环境。加强专项整治,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通过建立法律咨询热线和联系点、走访企业等多种方式,积极为企业服务。坚持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创建优良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从2000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由2325项减少到832项,精简64%。十三个市地已经完成了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审批项目精简均达到70%以上。此外,2006年市、县、乡换届工作圆满结束,通过换届,换出了团结,换出了正气,换出了干劲,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经济发展硬环境进一步改善

  2002年以来,我省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农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更为夯实。全省新建、扩建尼尔基水库、磨盘山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完成了重点城市的防洪工程建设和三江平原的治理工程,截止2006年底,全省共打钻机电井22..3万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64.8万公顷,分别比2001年增加4.7万眼和55.8万公顷。建设了哈大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项重点工程,铁路运营环境明显改善,公路通车里程成倍增长,民航航线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加大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各为79.6%和71%,分别比2001年提高2和6.9个百分点;集中供热面积2.4亿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31%。农村社区环境继续得到改善。2006年底,全省有98.5%的行政村通了汽车、98.4%的行政村通了电话,自来水受益的行政村也占了一半以上,通电的行政村更是接近100%。

  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扶持重点企业、行业建设,全省财源增多,财基壮大,财政稳步增收。2006年,全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79.5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7.7%,比2001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1064.8亿元,三农、社会保障补助、教育、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省委、省政府面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和国内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等项目的价格上涨压力,特别是面对“非典”、禽流感疫情以及松花江水污染等突发事件,审时度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确保了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总体稳定。五年来,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年均增长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稳定。

  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2002年以来,省委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340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长20%,高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9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的27%提升到2006年的37.6%。非公有制经济在提供就业,稳定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6年末,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52.8万人,占全省就业人数的31%。安置农村劳动力175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8.4%。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成为全省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上缴税金205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的24.5%。

  大项目牵动力强拉动作用显著

  黑龙江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积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扩大,投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五年来,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7678.9亿元,年均增长18.1%。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GDP的比例由2001年的28.7%提高到2006年的36%。六大工业基地投资力度加大。2006年,六大产业基地投资达到758亿元,比2001年增长1.8倍。全省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99个,完成投资839.4亿元,均比2001年增长1倍以上。重大项目的不断开工建设,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