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6日电 黑龙江省农垦工会现有在职工会干部和工作人员28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产业工会之一,拥有场处级以上工会228个,会员54.8万人。农垦工会多年来紧紧围绕总局党委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
农垦工会组织健全、体系完整,干部配备到位。坚持党建带工建的原则,做到企业改制重组到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目前,新建企业建会率已达100%,员工入会率95%以上,发展会员23536人。自1999年起探索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入会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至今已发展外来务工和非职工会员86489人。由于措施得力,使会员队伍继续壮大,到2005年底,垦区工会会员总数已达到54.8万人。积极开展建家活动,目前有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4家,模范职工之家5家,省模范职工之家标兵4家,省模范职工之家29家。
自营经济自1988起工会主抓,历经18年,目前已形成了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到2005年底,已建立主导产业基地523个,形成种养加产业链60余条。2005年,自营经济年实现总产值112亿元,纯收入41.5亿元,从业户均收入10000元,人均收入7000元,有6个分局产值超10亿元,52个农场超亿元;吸纳转岗再就业人数34万人,从业总人数达到59.3万人。
职工扶贫工作多年坚持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自1993年起,连续实施了“9513”、“9522”和“1533”三轮职工扶贫工程,截至2005年13年间全垦区累计投入滚动周转资金2.3亿元,使12万户贫困职工脱贫。2001年获得全国农垦系统职工扶贫先进单位。多年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自1990年起至今17年救助贫困职工55.5万户,发放救助资金(含实物)1.5亿元。多年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1997和2002年两次获得全国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
垦区完善和创新职代会制度,探索和建立了上级党委、行政、工会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批职代会制度,在职代会各项决议的表决上全面实行了“票决制”。职代会建制率达100%,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100%。厂务公开建制率100%,2003年,农垦总局被授予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9.4%,集体合同履约率达95%以上,在非公有制企业全面推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黑龙江农垦自2002年起探索法律维权新机制,目前已建立起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主抓、劳动、司法、公安、检察、信访、民政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配合,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大维权工作新机制。全垦区建立法律维权总站10个,分站115个,法律维权点761个,直接参与法律维权人员65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