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9日电 佳木斯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被誉为“中国东极”。
这里纵横着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奔腾着大小河流130余条,天然湖泊、泡泽星罗棋布。这里植被多样,森林茂密,高等植物1000多种,森林覆盖率全国领先。
佳木斯生态建设从市长目标开始。2002年,佳木斯市即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市第十次党代会把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全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市政府把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指标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优化生存环境,保护松花江。总投资4.2亿元、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东江湾一期工程启动,日处理垃圾1150吨的无公害垃圾处理厂投入使用。
花园城市中的佳木斯,拥有最佳人居环境。2005年空气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11天。城中沿江建设十里景观带,拆墙透绿,拆房植绿,裸地覆绿,绿色覆盖率达到了40%。6个公园、2个广场得到高品位升级改造,款款有致,居民不出两公里就有一个大公园。4条内河得到全面整治,活水进城。佳木斯如今是“河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绿中”。
以建设北方水城为目标的“四河整治,活水进城”工程全面实施,音达木河、王三五河、杏林河、英格吐河全面整治,活水进城,环市区清水廊道将发挥出重要的水域调节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的功能,以达到“城市公园,公园城市”、“河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绿中”的城市生态环境新格局。
目前,佳木斯共建成同江八岔岛、三江湿地2个国家级、富锦三环泡、桦川松花江湿地2个省级和18个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了22个,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2.26%;建成同江、桦南2个国家级,富锦、抚远、桦川3个省级和汤原1个市级生态示范区。全市各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农业试点的总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8.3%,初步形成了以佳木斯市区为中心,以周边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为主的外环、中环、内环三个生态功能保护圈的雏形,进一步强化了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