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块树干形状的古化石被专家们称作“硅化木”,长20厘米、直径约5厘米,外表呈褐黄色。化石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仍然保留了树木的特征。同时,由于受到长期的风蚀作用,这块化石具有极佳的观赏艺术效果。
据了解,这块硅化木是哈市市民刘某在工地干活时发现的。当时,他正在沙堆旁筛沙子。突然发现了一块“怪石头”,形状很像树干。开始,刘某还没在意,顺手把它扔到一边。但随后刘某发现这块石头内竟有纹路,而且外表光滑,于是猜测可能是化石,便请专家鉴定。
据市博物馆有关专家介绍,硅化木又称“石树”,是一种树木化石,它的硬度很高,甚至接近铁。该化石形成的时间是距今约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当时的部分树木死亡后倒地,随着地壳缓慢下沉,泥沙及时将树木埋藏并隔绝空气。树干在地下产生了化学反应,其植物体有机成分全部被矿化质成分取代,因此形成了化石。由于这种化石形成的时间长,因此很难确定形成化石的树木种类。
据介绍,该化石为研究植物演化、环境变迁和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