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哈工大焊接生产技术实验室为神舟飞船提供顶级技术
2007-04-24 06:45:2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4日电 题:哈工大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神舟飞船提供顶级技术

  提起焊接,人们脑海中马上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工人们一手举着面罩一手拿着焊枪,弧光闪闪,火花飞溅。在现实生活中,焊接无处不在。我们住的楼房的钢筋需要焊接,我们使用的微波炉、冰箱等家电需要焊接,大到航天飞机、桥梁、船舶,小到电子器件,焊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有个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名为“现代焊接生产技术”的实验室(以下简称“焊接实验室”)不仅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焊接领域惟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像工厂的实验室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一般都知道焊接这个“活儿”是怎么回事,但提起焊接实验室,恐怕了解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在哈工大材料学院的大楼里,焊接实验室“占据”了360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走进一个个实验室仿佛走进了工厂的焊接车间,又像跨入了现代焊接设备的展示平台,在实验室可以看到各种先进技术的集成。这里大大小小的设备有几十套,主要有电子束焊接系统、真空钎焊系统、CO2激光焊接系统、搅拌摩擦焊接系统、自动焊接系统及各种分析测试设备等。这些设备主要用于各种材料和结构的焊接及质量检测等。

  记者在一个大实验室里看到,约6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了7、8套大型设备。在一台名为“搅拌摩擦焊接系统”前,两名男青年正在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室里的一个老师告诉记者,这两名男青年正在进行多层材料的焊接。该系统可焊接板材及多种形式的接头,如对接、角接、搭接和T形接头等,可进行不同位置如平焊、立焊等焊接。这个系统也可用于熔焊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如铝合金、钛合金及铜和铝、钢和铝、钢和铜等异种材料的焊接。

  智能焊接改变生活

  焊接实验室所进行的研究重点解决的是智能焊接、遥控焊接、各种新材料如镁、铝、钛等材料之间的焊接问题。

  曾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机器人焊接智能控制技术”,它解决的就是不用普通人去操作设备进行焊接,而是用机器人。据该研制项目的牵头人、焊接实验室主任吴林教授介绍:“在一些航空领域或危险环境下的焊接作业中,普通人操作起来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机器人来完成。”

  高效焊接方法也是焊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之一。顾名思义,高效焊接就是实现比普通焊接方法质量更好、速度更快的焊接。去过建筑工地的人可能看到过,工人在焊接时需要频繁地更换电焊条,效率低、速度慢。经过研究与实践,焊接实验室在高效焊接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果,部分已经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以及武器装备制造上。像我们大家熟悉的神舟飞船3号、4号、5号,一直到6号,都应用了焊接实验室的技术。神舟飞船离不开焊接,各种卫星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都离不开焊接,可以说焊接技术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支充满阳刚的队伍

  焊接实验室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起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占中青年教师的95%。

  每当国家下达新的科研任务时,焊接实验室就会迅速组成由教授牵头,博士、研究生共同承担的科研小组,正是这样的科研小组,攻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

  据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刚铁教授介绍,焊接实验室的前身是哈工大焊接专业,该专业始建于1952年,是国内第一个焊接专业。如今,往届毕业生成了焊接领域的主力军,也是焊接实验室的骨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哈工大焊接专业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始筹建焊接实验室。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如今的焊接实验室已经成为固定资产3100余万元,拥有诸多先进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近5年来,共承担了150余项科研任务,其中国防重点项目21项。

  值得一提的是,焊接实验室过去一直是男人的“领地”,哈工大的焊接专业还曾被戏称为“和尚班”,但如今在焊接实验室,女性科研工作者也开始崭露头角,在部分领域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