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让龙江大地水秀山清:代表热议党代会报告畅谈生态省建设
2007-04-25 09:35:1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柏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5日电 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强化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搞好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建设和黑土资源、草地湿地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水土流失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钱运录报告中的精彩之语

  2000年,继海南和吉林之后,我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2001年以来,我省生态省建设初见成效,走完了为期5年的启动阶段,并于去年起步入为期10年的推进阶段。建设生态省,近期和远期目标是什么?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23日,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十次党代会代表、省环保局局长李平。

  目标:人与自然相和谐

  生态省建设结束时,我省的总体环境生态状况将达到何种程度呢?李平局长告诉记者,《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为我们绘就了如下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我省将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立起以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持,以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为重点,具有较强科技创新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生态经济体系;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内和国际同类型地区先进水平。60%的县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80%的大中城市建成生态园林城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跃居全国前列。

  生态省建设到关键期

  我省生态省建设分三个阶段:从2001年至2005年是我省生态省建设的启动阶段、从2006年至2015年为推进阶段、2016年至2020年为完善阶段。在启动阶段,我省已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

  李平说,我省生态省建设已步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在推进阶段,我省需要达到的目标是:生态省建设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资源利用和更新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以生态产业为重点,绿色经济为目标,低耗、清洁、高效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资源、生态优势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并通过科技创新,使经济整体竞争能力达到国内较强水平,城镇化进程及城市生态化进程明显加快,公众素质和生态意识明显提高,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

  在此阶段,我省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和恢复、重点实施“天保”工程、“水保”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程,土壤风蚀防治工程,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工程。建成一批生态农业区、生态示范区、生态旅游区,进一步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数量。重点培育以清洁生产和绿色食品为主导的生态产业,积极搞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建立可供生态省建设利用的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系统。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划

  我省处于寒温带,温带气候区,以气候、地理、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服务功能为依据将黑龙江生态功能区划分为6个生态区(一级区)及15个生态功能区(二级区)。

  我省拟建的6个生态区为大兴安岭寒温带森林生态区;松嫩平原温带半干旱草原生态区;三江平原温带湿润湿地生态区;小兴安岭温带湿润森林生态区;张广才岭,老爷岭温带湿润森林生态区;松嫩平原东部温带半湿润草甸与农田生态区。

  生态经济区

  生态经济区布局主要立足于我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在黑龙江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对全省影响大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工程,初步形成具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生态经济格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我省的生态经济区有:松嫩平原西部生态经济区;松嫩平原东部生态经济区;三江平原生态经济区;大小兴安岭东南部山地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经济区。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