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我省未来5年治理“三化”草原1200万亩 比例由43%降到38%
2007-04-25 09:41:2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石勇 蔡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5日电 未来五年治理“三化”草原1200万亩,”“三化”草原比例将由现在的43%降到38%。

  建设生态省,我省多方面举措都将齐头并进。为使被破坏的植被得以尽快恢复,让草原再现昔日葱茏,未来五年我省将对“三化”草原宣战。省十次党代会上,记者同党代会代表、省畜牧兽医局局长祖伟一介入这一话题,他便信心十足地给我们展望起我省这方面的规划。

  他说,近几年,全省共治理草原1180余万亩,占全省“三化”草原的41%;但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今后五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全新举措;计划再治理“三化”草原1200万亩,治理后平均亩产150公斤以上,其中人工种草450万亩,产草量250公斤以上。“三化”草原比例将由现在的43%降到38%。

  实现此目标,我省将按照《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加大“三化”草原治理力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一是全面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组织力量清理完善草原承包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依法保护承包人的权利,真正调动起草原承包者改良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二是继续推广休牧禁牧制度。按照《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禁牧计划》规定,制定禁牧实施方案,到2008年实现松嫩草原全部禁牧。三是加强草原法制建设。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守草原法律法规规定,做到依法使用草原。四是搞好人工草地建设。重点是种好用好紫花苜蓿,因地制宜地制定紫花苜蓿发展规划,到2010年实现每头奶牛拥有一亩紫花苜蓿的目标,为我省奶牛的平均单产提高到6吨做出物质基础保证。五是抓好草原保护。严格按照《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草原条例》办理有关征占用草原建设项目,严厉打击违法开垦破坏草原、违法使(占)用草原、违法生产和经营草种行为。六是认真做好草原防减灾工作。按照《草原防火条例》的要求,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治的预测预报工作,保证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如此,采取治理与预防紧密结合的办法,力争使全省大部分“三化”草原再现葱茏。

  相关链接

  我省草原及“三化”情况

  建国初期,我省共有草原1.36亿亩,目前只有650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4500万亩;“三化”(沙化、碱化、退化)草原总面积约3100万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48%,其中沙化350万亩,碱化750万亩,退化2000万亩。我省“三化”草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该地区“三化”草原面积已达1917万亩;草的种类已由每亩五六十种减少到一二十种,密度由每平方米近400株减少到不足200株,产量由每亩200公斤降到每亩75公斤。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