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省卫生厅厅长李斌为婴儿喂服脊灰疫苗 |
东北网4月25日电(记者 杜筱) 4月25日是第21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记者25日从黑龙江省、市疾病控制中心联合开展的“4.25”儿童预防接种日咨询宣传活动现场了解到,黑龙江省自1983年开始全面实行计划免疫以来,1988年、1990年、1995年相继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率不断提高,目前以乡为单位已达到90%以上。
据了解,黑龙江省以前实行的是预防突击接种,疫苗接种率均低于50%。自1983年在全省实行计划免疫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不懈努力,先后于1988年以省为单位、1990年以县为单位、1995年以乡为单位相继实现儿童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为了阻断我省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自1992年以来开展了相应的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至今已开展15次30轮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每轮的强化免疫报告接种率达到99%以上,自1991年6月17日我省报告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病例以来,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麻疹接种率达98%,发病率显著降低,白喉自1998年以来无病例报告,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流脑发病率降至0.1/10万以下。我省自1996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特别是2003年7月1日开始,按照国家要求,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对新生儿实行免费接种,目前我省3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下降到2%左右。
同时,黑龙江省要求强化政府及各部门职责,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经费落实,并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的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接种单位在实施第一类疫苗的接种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如今,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存的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麻疹等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率的提高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今天的“4.25”儿童预防接种日咨询宣传活动中,黑龙江省、市疾病控制中心及相关医疗单位采用了咨询服务、悬挂横幅、图文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宣传形式,积极宣传国家免疫规划和疫苗接种的相关政策,普及预防接种科普知识,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告知广大市民获得预防接种服务的方式、方法,鼓励群众自觉接种疫苗。当天,哈尔滨市共为20余万名儿童喂服了,还对200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开展了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计划免疫科科长马玉杰特别提醒,儿童接种疫苗,家长重视是关键。家长应当主动了解《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的内容,知道孩子在相应的年龄段该接种何种疫苗,每种疫苗可预防哪种传染性疾病,同时要知道接种次数以及在什么时间接种。应特别注意那些具有时间限制的疫苗接种,必须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有的人反应要强一些,出现发烧、扎针部位红肿等情况。体温在38℃以下属于正常反应,持续两三天就可恢复正常。如果持续发烧38℃以上、扎针部位红肿超出一周或接种疫苗后身上出现皮疹,都应该立即向接种单位反映情况,并到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