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育英人放下斧头忙护林:大兴安岭浴火重生20年
2007-04-28 15:45:21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8日电 大兴安岭浴火重生20年踏访组,先以当年漠河古莲林场“五六”大火起火点为起点,北上相继踏访了前哨、金沟、河湾和北极村之后,又驱车百余公里,从大兴安岭“五六”大火的西线火场进入东线火场,沿着当年大火焚林毁城的痕迹,相继对育英、图强、阿木尔、盘古、樟岭、蒙克山、瓦拉干、绣峰林场进行踏访,并进入当年被称为“最后生命线”的塔河县城,最终完成此次踏访行动。

  育英林场距离漠河县城不到10公里,驱车进入这个还是一片平房的简陋小镇后,当地经济不太景气的景象映入眼帘:街上的行人很少,很多身着橙色训练服的防火巡管员把守着各个路口。如今为期10年的天保工程已经走进第七个年头,放下电锯拿起镰刀护林的伐木工人,期盼着森林的到来。

  四成人口已经流失

  一位在街口巡逻的防火监管员告诉我们,由于林区采伐任务越来越少,林场的在册居民也在大量流失,很多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说到“五六”森林火灾,他们大多面色沉重,几乎都确定地表示:20年前的大火彻底改变了这里的生活。“那场大火,我们林场的总过火面积达到3.14万公顷,占到了总面积的95.2%%,镇里只剩下了火车站、油站和一些厕所,可以说整个都被烧毁了。”一名退休的老技术员这样说。

  我们在育英林场场部找到了一本《图强林业局志》,上面这样记载着:1987年5月7日,由西林吉林业局方向袭来的森林大火,将开发建设17年的育英林场化为废墟,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1990年的时候,这个林场还有人口3939人,现在40%%以上的人口都是人走户留。“林场的一线工人只有58名,生产期月工资在2100元左右,待遇较低,剩下的人都是对林场有着浓厚感情的职工和家属。我们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缓冲期。”育英林场的书记李成武说,有天保工程的支持,育英的未来还会有很多发展空间。

  留守居民都在护林

  场部的后面是一个训练场,矗立着一个完全由粗木搭建的训练塔。育英有一个企业消防中队,装备了三台消防车,还有一支30人的快速扑火队,他们平常就在这个场地训练。“居民们的安全观念很强,去年山上发生雷击火,职工上山打火,退休工人主动来给打包、准备给养,回来后还自发地打起条幅夹道欢迎。20年来这里没有发生过一起人为火灾。”李成武说,五级风以上家家都要禁止用火,以前个别居民觉悟不高,破坏规定并不听劝阻,其他居民就会顺着这家的烟囱向里倒水。

  育英林场今年的采伐量只有1.1万立方米,与其他一些林场比人口多出了10倍,而采伐量却只有人家的五分之一。“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种树,由于当年大火对森林的破坏以及多年来的采伐,成材树越来越少,所以现在很多职工和家属承担更多的都是巡护工作。”林场今年的营林面积是150公顷,主要任务是看护和清林,将在林中每隔百米打宽3米的通风道,并把胸径8厘米以上、长2米以上的腐朽木运出来。虽然生活不太富裕,但很多职工和家属对林区还是抱有希望,认为树木越来越多后,他们的日子也会好起来。

  菜板成为精深加工品

  育英是个颇有些历史的地方,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还有个满语名字叫“老乔克”。居民们不知道“老乔克”的含义,但却都知道“育英”是培育英雄的意思。一些居民告诉我们,天保工程实施七年了以来,还没有哪个下岗或在岗的林业工人成为致富的英雄,围绕林区现有资源,育英搞起的多种经营也都刚刚起步。比如在林场的贷款扶持下,有三户居民搞起了养殖业,养了种狐830只、貉子153只,虽然都还是尝试,但大家都认为创业前景是好的。

  这里在2005年搞起了北药种植,品种包括了柴胡、五味子、黄芪等七种中草药,不过也没有形成大的规模。还有一家木业公司,以加工生产出口瑞典的菜板为经营主项,被林场列为了木材精深加工业。

  “铁将军”要当个体户

  我们准备进山踏访一处当年的过火林地,在一处管护站被守卫的管护队员拦住了,他看过了我们的进山证明,并详细地记下了我们的车号、进山时间。在管护站内,管护员的妻子对我们说,做管护员每人每月能有固定收入600元。她还采集一些蘑菇、野菜等山货卖,并养了一些鸡和羊。

  育英林场有3个管护站,实行的都是夫妻搭组管护制度。“这样做好处很多,不但实现了‘一人上岗、全家就业’,更有效地稳定了人心,最主要的是还开辟了第三产业点。管护员们除完成本职工作外,基本都在养羊、养狐、养獭兔。”李成武这样介绍。我们还接触到了一名叫王金山的管护员,55岁的老王被人称为“铁将军”、“铁门栓”,曾经在林区戒严期拦住了大兴安岭地区的暗访车辆,一定要他们拿出场长开具的路条,否则就不放行。他说,现在林场正往好的方向一步步发展,说不定啥时候自己也会成为个体户。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