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佳市与建三江拆除“篱笆墙”走活“一盘棋”
2007-04-30 14:06:4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易铭 李应文 高永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30日电 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块黑土。在三江平原上,佳木斯市与农垦建三江分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市局共建战略的实施,让这两个区划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发展历史不同的行政单位,在合作中和谐发展,在共建中实现双赢。

  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三江平原上的农业大市佳木斯,境内有省属21个大型国有农场。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管辖15个大中型国有农场,与佳木斯的同江、富锦、抚远两市一县相邻。

  “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让佳木斯市树立了大资源观和大区域观。从2005年开始,佳木斯市与周边区域内农垦、森工、铁路等大的经济单元尝试资源共享,优势互助,分工合作。场县、场市共建,进行了多形式、多领域的实践。

  2005年8月《中共佳木斯市委、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与建三江分局开展共建合作的若干政策》出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税收、农电、司法等15个领域里的合作共建同时展开。

  市政府与省农垦科学院,市院共建首开先河。坐落在佳木斯市区的农业科技园区,周边环境建设、农业科研生产、交通、教育、电视信号等问题,农科院提出意见,市政府马上落实责任,着手解决。同江、富锦和桦南等地,乡镇与农场之间共建对子应运而生。桦南县一地就与境内的各场及单位组成了11个共建对子。桦川县与宝山、江川农场,今年的共建合作从农业机械、科技、产业化上起步。

  场市共建“哥俩好”

  场市共建“哥俩好”,也让“哥俩”都得到发展。佳木斯市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型机械作业,但小四轮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角。而建三江分局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高于黑龙江省垦区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农机动力剩余情况普遍存在。合作中,抚远县从相邻的前哨、前锋、二道河子农场引进300余台大型机车,作业160万亩,跨区作业领域由原来的收获、整地扩展到播种、中耕、机械化除草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同江4个乡镇从周边3个农场每年引进40多台大型拖拉机和康拜因参与跨区作业,每亩地可增收10元。五年中,仅跨区作业一项,就为农民增加纯收入800多万元,农场职工也获得了700多万元的作业费收入。农作物集中收获期由15天缩短到10天以内。

  场市联手发展畜牧业。建三江鄂尔多斯北大荒羊绒加工厂牵动,富锦市宏胜镇建立了绒山羊养殖基地;大兴农场种兔场帮助,为富锦养兔户提供种源、饲料、技术等相关服务,建起10处、5000只的长毛兔养殖基地;保证无规定疫病,富锦市畜牧部门为农垦建三江养殖户进行畜禽病理剖检诊断、细菌学诊断、荧光抗体监测、酶村抗体监测,保证了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场市联手推广农业科技。建三江分局农业科研所的技术人员每年到富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地指导,双方科研人员对大豆新品种、新品系进行筛选试验,确定推广品种,推广了大豆“三垄”密植栽培技术,亩增产达到10%,推动了区域内大豆产业的持续发展。

  场县联手进行项目建设。汤原县与香兰农场共建乳业龙头企业,香兰农场原有的小乳品加工企业全部撤并,规避“原料大战”,合力与汤原县打造以佳源乳品厂为核心的乳业产业化龙头;桦南县利用曙光农场闲置场地,引资在农场建设万寿菊加工厂;孙斌牌优质米基地通过孙斌富民稻米协会发展到曙光农场的5个连队,水稻产业发展优势更加突出;对北大荒30万吨精制米和鄂尔多斯羊绒加工项目,富锦组织财政、税务、土地、金融、工商等部门先后两次赴建三江现场办公,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一周内办完了项目建设的所有手续,促使项目成功落户。目前,这两个项目已经建成并试生产。

  场市同费、同税、同机制

  桦南县把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农场、林场、种畜场等基地和场部以及所属企、事业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对辖区内的农垦企业,在教育、卫生、科技、交通、环保等方面全力支持;场县共建合作办企,税收给予减免。几年来共为场县共建企业减免各种税费1500余万元。

  佳木斯与农垦建三江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谋划通盘考虑,执行政策一视同仁,市县区域内统一税收标准,教育和小城镇建设方面农场享受佳木斯地方或所在地相同政策,双方共同协同有关部门争取建三江垦区电费享受同网同价,佳木斯市农村信用社在农场增设营业机构。

  为保证共建工作顺利进行,双方建立共同的区域经济合作工作推进机制。合作的日子,因拆除“篱笆”更加红火。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