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4日电 13日,《央视质量报告》报道,在广州市查处非法回收药案件,收药人从市民手中低价回收旧药、过期药,重新整理包装后,卖到偏远地区的诊所和药店。记者在哈尔滨市调查发现,哈尔滨市此类地下交易,非法回收药品的现象同样泛滥。
据央视披露,广州市一些居民区周围活跃着大量收药人,他们低价从市民手中收来各种吃剩的旧药、过期药甚至散片,重新包装翻新,再卖到小诊所和小药店。查获的药品中甚至包括一些必须贮存在冷藏环境下的血液、生物制品药物和大量的处方药。经过检测,这些药品已经没有药物作用,特别是过期药品会发生化学变化,人吃了如同吃了慢性毒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记者昨日在调查时发现,在哈尔滨市一些医院周围,各种回收药品的小广告铺天盖地,都宣称“高价回收药”,还有一些小贩在医院周围询问路人有没有药品需要回收。记者拨通一个小广告上的电话,询问卖药人都要什么药品,他说:“只要是盒装药都要,最缺心脑血管、糖尿病药品,高价收,别的药品也都要。”记者问:“过期的和散装的行不行?”该男子回答:“都行,不过收价便宜,要是新药,最多可以按原价一半收。”记者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回收药的小贩不仅在哈尔滨市各大医院周围活动,还深入到早市摆地摊,一位经常逛早市的王女士介绍,早市回收药的小贩曾经对她说,如果她有药出手,他可以把药款打到她的医保卡里。
据监督部门调查,这些回收的药品被重新包装后,卖到一些小型诊所、药店,绝大部分都卖到了偏远地区,在农村、县城的销售非常快。因为利润丰厚,此类非法收卖药品的经营者越来越多。药贩们尤其看好公费医疗的市民,甚至把有些人当成固定客户。
据了解,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经营药品者必须获得药品经营许可,不允许私下买卖。哈尔滨市监督部门为打击地下药品回收行为,定期在全市集中回收旧药。在2005年的集中回收活动中,共回收了价值2600余万元的旧药。为了建立长效机制,药监部门在哈尔滨市15家指定药店设立了过期药品回收箱,对回收的旧药实施定期集中销毁。